疫情下,主力供應老人院舍到會的本地盆菜公司,生意大受影響。盆菜公司改攻雞煲外送服務,拓出多一條門路,到會盆菜及入屋鷄煲,成為不少家庭共聚天倫的晚餐之選。
盼疫情過後,老友記再次以盆菜相聚!
「盆滿缽滿」盆菜店店主鄧以鋒(Sam),並非在傳統圍村長大。他從事飲食業十多年,煮盆菜出身,曾在元朗經營大排檔,卻鍾情為一眾老友記煮出家常味道的盆菜。
# 老闆Sam:「唔跟風,我哋做自己味道!」
五年前,Sam在屯門以家庭式經營盆菜工場,主打健康盆菜,並自設車隊,港九新界離島通通都親自送達。
Sam表示,製作傳統盆菜食材時,大多要經過煎、炸、燒、煮、滷等方式,再層層疊裝而成,而煎、炸、燒均需用大量油,用這些烹飪方法,會令整個盆菜成為高脂高鈉膳食。
Sam 同時在大圍經營兩餸飯門市。
#「無辦法跟足傳統圍村盆菜,都無能力跟,唯有創自己一套。」
非老字號品牌,也不是傳統圍村盆菜世家,Sam坦言一開始「難搵客」,「百樣客人百種口味,有人說太鹹,有人說太淡,我哋決定做番自己想做嘅口味。」
Sam的盆菜工場開業以來,主要為各區護老院舍的活動做盆菜到會,因此「盆滿缽滿」的盆菜特別之處在於無味精及低油鹽烹飪而成,切合老人家口味,「我想老人家食得健康,又放心食,開心食,唔洗下下就住就住!」
同時,Sam創先河改用豬手代替腩肉,降低盆菜的肥膩感。
「做得老人家生意,就預咗做多幾步,但佢哋食得開心就好。」市面上大多盆菜公司,最少10席起才上門到會,Sam卻特別優待老人院舍,即使少到只有一圍用盆菜,都會上門為他們開爐鋪檯。
五年來,Sam多次贊助聖雅各福群會和鄰舍輔導會旗下安老院舍的盆菜宴,免費請老友記食健康可口的盆菜,亦親自到現場跟他們聚首一堂,以盆菜會友!
健康素食盆菜
足料豬手盆菜。
【餐飲業寒冬 辣招開新途】
疫情下,餐飲業生意受重創,向來做活動盆菜到會生意的Sam直言訂單寥寥可數,「節慶活動取消,就連屋企聚餐都要停,根本好少人再訂盆菜。」
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Sam卻想出製作小型雞煲外送服務,細至四人份量的雞煲都送到府上,更特別提供微辣到特辣的程度選擇,隨煲送上多瓶「盆滿缽滿」秘制湯底,出乎意料地許多熟客新客,都有不錯的評價!
剛過去的五、六月份適逢雙親節,疫情之下大多數家庭卻無法外出慶祝。Sam鼓勵香港人訂購盆菜在家慶賀,同時在艱難時期不忘回饋社會。
於是,他舉辦「你訂盆菜,我送飯盒」的愛心行動,「每有客人訂一盆盆菜,我哋就會捐10個飯盒俾有需要嘅人,支援更多貧窮、老人家、露宿者等。」
外送小型鷄煲,要幾辣由君選擇。
新界人家
民生
文化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