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水坑站外、錦泰商場對面的鞍山茶座,是一家由社企開設的單車主題茶座,除了為單車愛好者提供單車泊位,茶座店長還將「鞍山」故事一一保存,成為區內的小小集「故」村。
茶座以地道茶記美食服務街坊。
鞍山茶座老闆楊祥利於1987年搬進馬鞍山,屬該新市鎮首批居民。當時眼見大批市民入伙後,大水坑區一帶依然缺乏民生設施,餐飲、商場和交通設施偏向馬鞍山市中心方建設,就此他一直有協助改善現況的想法。
楊於2009年底以民康會名義向政府提出申請,建議在沙田馬鞍山第77區一幅荒置土地上,開展一個社會企業項目,為居民提供「餐飲」及「單車配套」服務,茶座於2013年正式開業。
「新市鎮以發展單車徑為主,但當時不少居民購置單車後缺乏停泊位,造成『單車墳場』及嚴重偷竊情況。」因此楊祥利提供餐飲服務外,也提供60個單車免費停泊位。他認為沙田既然是香港的運動發揚地,更加要完善配套。
楊祥利:想大家知道馬鞍山歷史價值。
沙田係運動發揚地,更加要做好配套。
茶座亦有提供無障礙設施,讓輪椅人士有地方餐聚。他最感暖心的一次,就是茶座的戶外空間,凝聚了幾十名輪椅人士圍著團聚晚膳,「佢哋同我講,係香港好難得。」
鞍山茶座成立以來,楊祥利見證近年越來越多一家大細熱愛單車運動,但同時缺乏足夠的單車安全意識,因此交通意外頻生。有見及此,他正計劃將茶座外的空地,爭取發展成一萬多呎的單車場地,希望能夠提供安全空間讓新手熟練單車,並提供單車培訓,透過教育減少社區上的單車意外。
楊祥利盼望有「鞍山故事館」。
支持保育歷史文化。
店長期盼能打造戶外單車場地 。
【鞍山歲月靜好小城現世安穩】
「馬鞍山已成為不少香港人心目中理想的安居之處,同時亦為港人閒暇時消閒、娛樂及郊遊的好地方。然而,它的歷史價值卻往往遭人忽視。」楊祥利分享道。
他補充說,早於1950年,馬鞍山已是香港最大及最具規模的採礦場,這工業採礦行業實在是香港歷史上重要一頁。「馬鞍山礦區擁有香港最多樣化的岩石礦物組合,享有香港岩石礦物天然博物館的美譽。」
馬鞍山歷史價值 往往被忽視。
身為馬鞍山人,他特別鍾情馬鞍山的歷史文化古蹟,「我每一次上馬鞍山村都執好多嘢,希望將佢哋好好保留,讓馬鞍山歷史流傳落去。」他將礦場的歷史相片及歷史介紹擺滿茶座四周,形成的馬鞍山故事館元素,但多年來他仍盼望能成立「鞍山故事館」,將馬鞍山礦場的蒼桑歲月更真實呈現。
馬鞍山單車發燒友的「充電」站。
新界人家
沙田
民生
專訪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