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元朗)農家雙妺嘜推廣家居有機耕作

 2020-12-18
(屯門元朗)農家雙妺嘜推廣家居有機耕作

「檸檬、粟米、三色椒……這些都適合四季種。」身穿藍色圍裙、穿梭於有機農田的楊愷恩(Agnes)和吳家欣(Karen)娓娓道來。兩位80後農夫因熱愛大自然及有機耕種而認識,並創立有機耕作組織Grow Something,提供家居有機菜園設計、種植及管理等一條龍服務,為繁忙都市人刻板的生活提供多點健康色彩。


大陽花適合一年四季種植。


Karen原從事市場管理,一直對有機耕種有莫大興趣,幾年前在朋友介紹下認識從事有機農耕的Agnes,並在其工作的地方租格仔田種稙。

Agnes亦因著對大自然的喜愛,甫畢業不久就開始做農夫:「試過做其他工作但覺得不適合,不想一輩子從事沒有興趣的工作,所以選擇當農夫,一做便六、七年了。」


Agnes & Karen:吃到自己種的菜會好開心。


種植是過程,亦是一個學習和承諾。

Agnes說,最初主要在有機農田教種植,但很多人租田後很久才到一次,甚至最後放棄。於是,她們兩人萌生都市農耕的念頭,創辦Grow Something,「種植是一個過程,亦是一個學習和承諾。」

Grow Something成立兩年,旨在讓都市人在家輕鬆種植,並有機會收割新鮮有機蔬菜。「種稙時需要用什麼工具、器皿、種子,以至不同季節適合種什菜等……都可找Grow Something。」Agnes說,參與種植除了收成時吃得健康,小朋友亦學習到堅持和承諾。


農莊設15米長南瓜光影隧道,屬打卡熱點。


粒粒皆辛苦,所以會特別珍惜食物。

她續稱,這幾年感受到香港人越來越重視綠色生活,而家長亦希望小孩珍惜食物及注重環保:「他們從播種到收成都參與,知道過程不容易,粒粒皆辛苦,所以會特別珍惜食物。」令Agnes感受最深的是,近年多了男士陪家人參與農耕活動,拉近與孩子的距離,促進親子關係。

過去一年受到疫情衝擊,Grow Something生意亦有影響。原本在學校的教學活動要全停,幸而家居農耕越來越受歡迎,只是礙於空間有限而未能普及。為此,

Grow Something將於今年底推出佔用空間較少的水耕種:「只需微波爐大少的空間便可種六至七棵沙津生菜,沒有陽光仍可種植。」

她倆目前最大的目標,就是希望Grow Something可找到自已的都市農莊,為沒有空間的都市人提供耕種機會。


茄子亦是四季宜種。


【YO!好Mall 浪漫打卡學園藝】

抗疫期間,市民比平日更喜歡親親大自然,都市農莊越見受歡迎,不但有家居農耕,商場也大力推廣。




商場千呎農莊南瓜隧道矚目

新地旗下YOHOMALL趁聖誕加推浪漫園林之旅,戶外地下園林專區設逾1,000呎都市農莊,種植琳瑯滿目的蔬果,並由Agnes和Karen親自做導賞員,講解不同種類的農作物,並向大家灌輸種植及綠色生活小知識。

Agnes表示,商場提供的空間佈置具吸引力,除了不同類型的當造蔬果,還有15米長南瓜光影隧道和小丸子等卡通人物,相信小朋友會特別有興趣,從而加深對種植的興趣,有其教育意義。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