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堆填區逐漸飽和,處理垃圾爆滿的問題迫在眉睫。有否想過,升斗市民也可為香港出一分力?社企「綠惜超市」(GreenPrice)以低價售賣臨期或過期產品,藉此向大眾推廣減少食物浪費,一起救救地球。
Terence 表示,賺錢要跟推廣惜食文化並行,才可繼續幫助社會。
何謂「社企」?其實並無劃一定義。社企是以社區為本的生意,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和培訓機會、保護環境等,所獲得利潤主要用於再投資本身業務。
GreenPrice創辦人之一的韓駿謙(Terence)強調,推廣理念與賺錢要並行。「如果完全賺不了錢,好難去繼續拓展業務、繼續幫助社會。」
GreenPrice是Terence在大學時期創辦,三年以來開設四間實體鋪,分別位於中環、灣仔、觀塘及葵涌,在「疫市」下更迎來位於鰂魚涌的第五間分店。
社企影響社會靠自身
Terence解釋指,有別於一般NGO(非政府組織),社企可以靠自身力量,延續對社會的影響力。「NGO(非政府組織)主要靠政府資助,一旦遇上經濟不景氣,政府也有機會削減資助,或者每次投放資源的機構都不一樣,變相機構對社會的影響力難以延續。」
至於盈利運用,Terence表示資金用於投資自家公司,讓公司繼續擴張,以接觸更多食品供應商,進一步解決食品浪費問題。團體除了「救救香港」,亦放眼國際,希望可以「救救地球」。Terence透露,當接觸的層面更廣,未來甚或有機會幫忙解決外國的食品浪費問題。
疫情前,Terrence走訪各地參考外國例子。
買過之後發現品質一樣,既便宜又環保,何樂而不為?
臨期食品不算新興產業,近年在零售市場成功佔得一席位。Terence表示,對初接觸臨期食品的消費者而言,價錢的確是一大賣點;後來因為他們親身體驗過,發現品質口感並不受影響,並且漸漸認識及明白臨期食品的理念。「大部分人覺得臨期食品,既環保又便宜,何樂而不為?」
儘管如此,GreenPrice團隊坦言,亦曾經有網民在公司的專頁留言,指產品過期卻要付錢,認為購買臨期食品是沒有尊嚴的行為;也有基層市民因為面子問題,即使臨期食品價格較低,亦會不願接受及購買。
【點解過期仲食得?】
自細父母教導:「食物過期便要棄掉」,為何GreenPrice「打正旗號」賣過期產品?Terence指,「根據《食安條例132W章》,店舖出售過了『此日期前食用』(useby)的產品屬犯法,而過了『此日期前最佳』(bestbefore)則仍可出售,但要確保產品安全。」
過期就是過期,到底兩者分野在哪?Terence解釋,bestbefore是建議食品最佳使用日期,即到期或即將到期,食用味道、口感未必最佳,但仍屬安全;useby則是到期就會變壞的產品,例如需雪藏的食品,如芝士、奶類及肉類製品等。
為了減少誤會,GreenPrice團隊會教導員工如何向客戶解釋及說明兩者的分別,同時在facebook專頁宣揚「綠惜」理念。
環保超市位於中環威靈頓街。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曾到GreenPrice葵廣店試吃。
生活
環保
社區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