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末,中國經歷了一次重大的動盪。那一年,何偉俊還未升讀小一,聽父親說起香港與內地的關係,他腦海中第一個疑問是:「點解香港是英國管治?」自行看了一些書,了解到鴉片戰爭,也正正就是「鴉片戰爭」四個字,開啟了他對歷史的興趣。
約了何偉俊訪問當天,他帶著記者繞著新田圍邨行了一圈。一路上除了不斷有街坊找他訴說近況外,他主動提及得最多的,是家國情懷。
愛看《孫子兵法》《三國演義》
「學習中國的近代史,了解到當時列強點樣欺負我哋,真係睇到我熱淚盈眶,對自己的國家民族復興好有抱負。」何偉俊說,有兩本書對他影響最深,一本是《孫子兵法》,不少內容講述行軍打仗,現在未必用得上,但他認為更多是講管理、統籌一件事,對待人處世十分有啟示。另一本則是《三國演義》。
「雖然三國演義是小說,很重視義氣及個人德行的描述,其中諸葛亮是中國文人很嚮往的形象。」何偉俊解釋,拯救黎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鞠躬盡粹,兩袖清風,這些都是諸葛亮的氣節,也是中國從政者最理想的形象,所以他一直以此作為自己的目標和楷模。
大學修讀歷史畢業後,何偉俊曾任職教師:「教書的初心,是教好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不是要教出成績,而是讓他嘗試不同的事物,找出自己的路。」不過,現實總是與理想有差距:「校長一句,今個學期目標是五成合格率,老師就要以此為目標不停叫學生做練習。我唔認同,咁樣點聆聽和理解學生的感受?」
堅持關懷別人感受的初心
教書不為求分數,而是更注重學生的感受,轉到社區工作,何偉俊依然堅持這份初心:「做地區工作的初心,是關懷人的感受、情緒,住得好不好、生活得好不好,是一個感受。」
何偉俊說,希望社區有關愛,即使外表有些破舊,可以一步一步改善,但心靈上的負面感受難以單靠資助等政策去修補,所以他希望凡事都與街坊一齊分擔,凝聚一個好的社會氛圍、幸福的感覺。
何偉俊關懷每一名街坊的感受。
一份情感和感受,有時很複雜,難以用言語講明白說清楚,但有時也很簡單,就像何偉俊一樣,那份別人看來有點老土的強烈的家國情懷,很直接,毫無保留,亦無須掩飾。
何偉俊時常為街坊送上正能量。
「我希望社區有關愛,凝聚一個好的社會氛圍、幸福的感覺。」
【以音樂 傳遞正能量】
酷愛音樂的何偉俊,偶爾會為街坊們彈奏結他,不少街坊都讚他有才藝。原來他這個愛好,源於他覺得電影主角「好型」。
那些年,何偉俊中七畢業,閒時在家中看了一齣電影《英雄不流淚》。其中一個情節,是男主角安東尼奥‧班德拉斯拿著結他,在墨西哥一間酒吧,因為看到有人被流氓欺負,於是就一邊彈著結他一邊走過去,彈奏完畢,用結他狠狠地教訓了流氓。
「當時覺得這情節好有正義感。」正正是這個情節,令他萌生了學習結他的念頭。「我知道爸爸六、七十年代也是玩結他,在我出世後,就沒有彈,但一直在他床下底都收藏著那個結他,於是也趁著這個機會,讓他將結他給我學習。」
現實裡當然也不需要何偉俊帶著結他去教訓壞人,不過何偉俊說,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帶給人歡樂和平的意識,所以希望將音樂帶比社區,讓社區有更多正能量和歡樂。
何偉俊「老土」?其實他也有才藝一面,會為街坊們彈奏結他。
閒話家常
沙田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