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古蹟古鄉就帶大家走訪了位於元朗錦田的水頭村,提起這條村落幾代人的共同回憶,想必會大家都會一致回應是這座「遊樂場」,見證了清朝遷海令歷史的「錦田樹屋」。
所謂的「錦田樹屋」其實就是由一株結構複雜的巨大老榕樹包圍著的一間石屋,這間「樹屋」不僅保持著香港多個紀錄,更加見證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錦田樹屋」相傳是建於明朝晚年,是由錦田鄧族所建,有指「樹屋」原為一間天后廟,又有一說指是書齋,但無論如何樹屋至今已無人居住,片瓦無存,只有一些磚牆以及麻石門框尚可辨識。「樹屋」整體的結構為兩進三間的設計,由青磚夾牆的方法建築,這種特殊的建築方法正正有利應對中國南方炎熱潮濕,達至防潮和冬暖夏涼的作用。
麻石門框
前方的閘門則只剩下柱子
青磚夾牆的建築方式
以兩層磚塊砌成牆壁,中間部份每隔兩層以一橫磚連接
樹屋
被榕樹纏繞著的石屋
樹屋旁的魚塘。
【古蹟資訊】
錦田樹屋
評級:沒有評級
地址:元朗錦田水尾村遊樂場側
開放時間:全日
【溫馨提示】
錦田樹屋對公眾開放,參觀時請保持安靜並遵守現場規則。
【古蹟的故事】
清朝遷海令間接
造成「樹屋」的誕生?
在清朝初年,為了防止沿海的居民接濟明朝遺臣、遠在台灣的鄭氏皇朝,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就頒佈了一道遷界令,要求自山東省至廣東省的沿海居民,都需要向內陸遷入五十里。這個法令一下,海禁、田園荒蕪,漁鹽業廢置,令到不少沿海居民生計大受影響。而當年遷海令的範圍亦包括大部份現時的香港地區,屋主亦在當時離開,自此以後石屋便被一直荒廢。
直到兩廣總督周有德及廣東巡撫王來任其後上奏提倡「展界」,要求准許居民返回原居地,康熙八年(一六七〇)起,居民才逐漸遷回故土。
從天后廟旁出發可前往樹屋。
古蹟古鄉
民生
文化
生活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