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聖誕節香港淪陷,翌年日軍就進駐大嶼山三地,於是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同年亦成立大嶼山中隊,隊員以當地男性居民為主,是名副其實的子弟兵,隊伍三年間增至逾140人,在梅窩等地得到不少村民支援。大嶼山中隊雖未有參與大戰役,但以游擊戰形式保衛漁民和商船,挫敗日軍海上交通運輸補給,建立起海上稅站及武裝隊伍,他們保衛家國的貢獻,不能夠隨歲月而埋沒。
建議路線
第一站:早上到達梅窩碼頭後步行至銀礦灣海灘,悼念日軍銀礦灣大屠殺
第二站:沿村路步行至梅窩「抗日三村」:白銀鄉、大地塘及鹿地塘村
第三站:回程到梅窩碼頭午餐途中,參觀二級歷史建築袁氏大屋
第四站:到寶蓮禪寺緬懷第二任住持筏可法師保護游擊隊員的事蹟
第一站:梅窩銀礦灣
路線:乘渡輪或巴士到達梅窩碼頭後,出發步行十分鐘到銀礦灣海灘。
銀礦灣海灘戰後是大嶼山馳名的度假勝地,惟在日佔時期其實發生過屠殺。為抵抗日軍,大嶼山游擊隊非常活躍,先後襲擊東涌和牛牯塱的日軍,駐守梅窩的日軍開始佔用上世紀30年代興建的銀礦灣酒店「海屋」,作為指揮之地。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於1942年進駐大嶼山,並於1945年在日本天皇投降時與日軍激戰。
第二站:梅窩「抗日三村」——白銀鄉、大地塘及鹿地塘村
路線:於銀礦灣泳灘燒烤場旁村路往沿往大蠔灣方向,經村路繞圈先後到訪白銀鄉、大地塘及鹿地塘村三村,當中鹿地塘村更樓全程步行未計停留時間約需45分鐘。
白銀鄉、大地塘及鹿地塘村又稱梅窩「抗日三村」,當中位於鹿地塘村曾氏宗祠旁邊保存得最完整的鹿地塘更樓,是曾氏於1942年以花崗石興建,樓高三層,四面牆身有幾個窗口,與數十個隱蔽的槍孔,以抵禦日軍侵略。
當年日軍與東江縱隊激戰後死傷十多人後,遷怒於梅窩村民,在附近三個村落白銀鄉、大地塘、鹿地塘村放火,指村民串通游擊隊,殺入村落屠殺奪走三十多人的性命,俘虜近三百村民,當中包括多名村長屍首被埋在海灘,梅窩集中營則有約二十人被虐待至死。
第三站:梅窩涌口袁氏大屋
路線:離開鹿地塘村後沿鹿地塘村徑步行20分鐘回到梅窩碼頭午膳,途中會經過二級歷史建築袁氏大屋,到訪後可到梅窩熟食市場午膳。
袁氏大屋,又名「餘德利圍」,該古屋建於1920至1940年代,抗日時期曾發揮暸望及防禦日軍侵襲的功能。該屋的一部分現時已荒廢,另一部分則為附近渡假屋的工人宿舍。該屋仍存有大炮一台。梅窩四大更樓便是由袁氏大屋的更樓、鹿地塘更樓和蝴蝶山已坍塌的更樓所組成。
第四站:寶蓮禪寺
路線:於梅窩碼頭乘嶼巴2號線到昂坪,步行10分鐘到參觀寶蓮禪寺。參觀完後可乘巴士或纜車到東涌港鐵站離開。
筏可法師是寶蓮禪寺第二任住持。1942年秋天,時任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副隊長的魯風,化名何方來在大嶼山石塘仔等地進行抗日活動,其後日軍掃蕩大嶼山游擊隊,更兵分三路到石壁、東涌等地搜查。日軍從漢奸口中知道一個姓何的游擊隊頭目匿藏於此,每到一處,必威脅村民交出姓何的游擊隊頭目。
魯風其後讓尼姑為他剃頭,打扮成和尚,並帶到禪寺見筏可法師,請求將魯風收留。於是便借大雄寶殿把這位戰士藏身眾僧之中,逃過日軍搜查。其後因找不到魯風,日軍無可奈何遷怒毆打筏可法師便離去。
【歷史小檔案】
銀礦灣屠殺 兇殘日軍接受審判
1945年8月發生的銀礦灣屠殺事件後一個月,生還村民上書控告日軍,結果十五名日軍被控,案件在1946年3月開審,當時英國在香港設立戰爭罪行法庭,法庭傳召超過六十人作供,村民挺身出庭指證,他們的供辭成為重要史實。經過個多月聆訊,三名日本軍官被判死刑,其餘各人被判入獄兩年至二十年。這次審訊聯同其他日軍於二次大戰後的戰爭罪行的詳情,可在香港大學2010年設立的「審訊日軍戰爭罪行案例資料庫」中找到。
(網址:http://hkwctc.lib.hku.hk)
古蹟古鄉
民生
文化
生活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