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警署變導盲犬校 Q爆正氣駐流浮山

 2025-07-24
前警署變導盲犬校    Q爆正氣駐流浮山

建於1962年的前流浮山警署,位處元朗流浮山海鮮漁村附近一個小山崗頂,可俯瞰屏山、后海灣及深圳一帶,過去是進行反偷渡活動的基地。惟自2002年警員換到天水圍警署駐防後,流浮山警署就一直空置,直至今年5月,該歷史建築活化成香港導盲犬學苑,同時肩負訓練導盲犬及古蹟導賞的使命。


活化建築保留屋頂兩座圓形瞭望台。


前流浮山警署於1963年啟用,除了負責堵截邊境的偷渡、走私等非法活動,亦要處理當地居民的案件,包括家禽失竊或附近蠔排糾紛。直至2000年,流浮山警署駐守人員併入天水圍分區後,警署僅維持報案服務,至2002年12月全面停止運作,並於2014年獲古諮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2025年,舊警署活化成導盲犬學苑。


典型現代實用主義風格建築

今年5月24日,前流浮山警署經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活化成為香港導盲犬學苑,舉行開幕典禮,政府為此提供約9,800萬元建設費用資助。在成為導盲犬學苑的同時,具典型現代實用主義風格的這個舊警署建築,無論是外觀及內部的建築特色得以保留。


樓高三層的前流浮山警署,以鋼筋混凝土建造。室內仍保留了昔日屋頂的兩座圓形瞭望台,有助通風的磚砌花格牆、俗稱「臭格」的羈留室,及警槍入彈及退彈處,訪客在出席該學苑活動及導賞時觀賞得到。


該建築成為犬隻培訓教育中心。


舊警槍入彈及退彈處設施,活化後仍保留。


學苑主席:生態教育活化古蹟

香港導盲犬學苑主席及義務行政總監胡鍔指,學苑的設立正是用生態教育活化古蹟。活化時不僅保留歷史的建築規模及三層布局特色,亦有改善空間裝潢與用途作導盲犬的訓練基地,以滿足犬隻培育及公眾教育的需求。


胡又指,導盲犬學苑被定位為一所犬隻培訓和教育中心,可容納同時訓練20至30隻狗隻和培育20隻導盲犬及治療犬。中心亦會藉展覽及導賞,增加市民對導盲犬服務及視障人士的了解和關注,進一步消除對視障人士及導盲犬的偏見,促進社會共融意識的發展。


胡鍔指學苑設立,是用生態教育活化古蹟。


【古蹟資訊】

前流浮山警署

評級:三級歷史建築 

地址:元朗山東街1號 

交通:乘坐港鐵K65巴士線於流浮山總站下車後,沿山東街步行10分鐘即至。


【古蹟的故事】

前身是「警察分駐所」 初時僅以帳篷搭建

前流浮山警署於1962年落成,取代原址的警署。原有的警署在上世紀40年代下旬已開始計劃遷往流浮山山頂。據當時的報章報道,該警署於1948年成立,亦即「警察分駐所」。當時它只用帆布帳幕搭建而成,帳幕四周繞以鐵絲網,並安裝探射燈,每15分鐘將該山頭四周照射一次,以維持附近治安。


其時,警署除派員巡邏外,亦安裝了當時十分先進的無線電話,每隔數分鐘與當時的屏山警署通訊聯絡。及至1963年8月17日,流浮山警署舉行啟用禮,升格及擴大原有分駐所。流浮山警署設有宿舍、膳堂及娛樂設施,在當時來說已甚具規模。


隨著元朗發展,警方2000年於天水圍警區推行合併試驗計劃,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強行政管理,採取分階段將尖鼻嘴警崗及流浮山警署合併入天水圍分區的措施,流浮山警署遂在2002年正式功成身退。


前流浮山警署1 9 6 3年啟用,當時居高臨下管理附近治安。(歷史圖片)



古蹟古鄉

民生

文化

生活

學習



相關文章


吉慶圍──鐵門+護城河+圍牆古蹟古鄉

吉慶圍──鐵門+護城河+圍牆

今期的古蹟古鄉,帶大家來到新界的另一端——元朗錦田。錦田古稱「陳田」、「岑田」,因明朝的一次饑荒...

激罕中式教堂!睇盡道風山六大必賞靚位古蹟古鄉

激罕中式教堂!睇盡道風山六大必賞靚位

在沙田這個傳統香港先民聚居的地方,有不少廣為人知的宗教建築如寶福山、萬佛寺等,而在沙田火車站的...

遊東龍島 睇碧海斷崖炮台石刻古蹟古鄉

遊東龍島 睇碧海斷崖炮台石刻

在西貢區的最南端,有一個名為東龍洲(古稱南佛堂,常稱東龍島)的島嶼,這個偏遠海島只有2.42平方公...

萬佛寺真有萬尊佛像?古蹟古鄉

萬佛寺真有萬尊佛像?

講述了吉慶圍鐵門的故事後,今期的古蹟古鄉就帶大家回到沙田,探討一個沙田居民疑惑多年的問題,到底...

魔鬼山──曾經的軍事據點古蹟古鄉

魔鬼山──曾經的軍事據點

上一期古蹟古鄉為大家解答了萬佛寺是否真有萬尊佛像後,今期就帶大家看一看位處西貢區和油塘區交界的...

九龍水塘竟然係新界首個水塘?!古蹟古鄉

九龍水塘竟然係新界首個水塘?!

九龍水塘,雖然名為九龍,但其所在之處卻是位於新界沙田區西南面的金山郊野公園之內,由九龍水塘、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