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祖堯邨及悅麗苑距離荔景港鐵站雖然頗近,卻因位處陡坡,居民出入一直要攀爬長樓梯,情況在現時炎夏更見辛苦。為此,路政署早於2022年刊憲,提出興建連接荔景山路至麗祖路的升降機及行人通道系統,惟多年來未見落實興建。直至近期在立法會組織實地視察下,該署終透露最快明年初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有議員促請署方縮短工期令升降機盡快落成。
居民一直望落實荔景山路升降機系統。
耗一至兩億 施工最多三年
7月4日,多名立法會議員約同路政署,實地了解荔景山路至麗祖路升降機及行人通道工程的進展。擬建的「葵涌荔景山路至麗祖路的升降機及行人通道系統」,屬於「上坡地區自動扶梯連接系統」。該組系統將建造包括高26米的垂直升降機塔,當中設有兩架升降機,並接駁一條約50米長的行人步行天橋至麗祖路,以提供舒適便捷的行人通道,並為長者和行動不便人士提供無障礙通道。
路政署署長邱國鼎表示,該工程將採用預製組件搭建,最快於明年初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工程費用預計約一至二億元,施工期約需兩至三年。有出席視察的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表示,區內屋苑依山而建、人口老化令長者居民日漸增多,居民長年需攀爬136級高度差距達20米的露天長樓梯,以出入附近港鐵站、商場及體育館,確實極為不便。
祖堯邨及悅麗苑居民上落需行136級樓梯。
邱國鼎7月初為立會視察工程作講解。
立會議員促加快規劃審批
陳穎欣認為,工程有其迫切需要,因此促請路政署盡快申請撥款,以期及早動工開展荔景山路至麗祖路之升降機及行人通道工程,回應居民多年訴求。她又希望部門可以加強統籌協作,以加快前期規劃與審批流程。
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則表示項目經十多年討論,至今仍未落實動工令人感到失望。他認為,既然所有研究方案早前已經完成,應該馬上到立法會來申請,相信立法會會配合加快撥款。另外他擔心施工時間太長,認為署方應該提速提效,在一年內完成工程。
陳穎欣(左二)及何君堯( 右二)促加快規劃與審批。
正值炎夏,居民露天樓梯上落尤見辛苦。
免居民於百級梯日曬雨淋
葵青區議員黃俊揚則向《我家》表示,早於2024年1月於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動議,要求盡快開展荔景山路至麗祖路升降機工程。他解釋指,雖然路政署於2021年到2023年就計劃的初步設計及臨時交通等安排諮詢地區,惟當時卻回覆指仍未能確定計劃的預計動工日期。
正因為多年來葵涌祖堯邨及悅麗苑居民,極為盼望荔景山路至麗祖路升降機工程可以早日動工。因此,他早於去年與附近一帶屋苑的代表,與路政署官員會面,反映工程的迫切性,希望該署盡快開展上述工程,讓居民、特別是長者免受百級樓梯、日曬雨淋之苦。
黃俊揚( 左二)憶述去年尚未見工程時間表。
「葵涌荔景山路至麗祖路的升降機及行人通道系統」位置圖
擬建系統包括高26米的垂直升降機塔。
山路加行人上蓋 有助疏導交通?
除了上落荔景港鐵站或要取步露天百步梯,祖堯邨居民亦希望可在荔景山道加建行人通道上蓋,免居民步行時要受日灑雨淋之苦。為此,葵青區議員黃俊揚、鄭臨、伍志華及伍景華,早前約見運輸署及路政署代表,在荔景山路實地視察,了解工程的可行性及難處。
黃俊揚表示,6月他們聯署促請,以爭取政府興建荔景地鐵站來往荔景山路的行人上蓋,共收集到逾3,000個市民簽名轉交部門考慮。
黃直言,荔景山路的居民,多數乘坐小巴出入,惟近年小巴班次不足,導致很多居民回家,要等四至五班小巴,以至半小時才有車回家。因此,未來政府除了要改善小巴經營情況外,改善行人步行環境,也可讓居民有出行的替代方法。
居民爭取興建荔景山路行人上蓋。
【區區顯關愛】
關心獨居長者 助解決污水倒灌困擾
長發邨敬發樓有居住在低層單位獨居婆婆,日前出現洗手間污水倒灌入屋。碰巧當時婆婆親友正在其家探訪,因此通知長發邨管理處,管理處即時通知通渠車到場協助處理。事後,婆婆親友亦通知關愛隊,希望可以為其跟進情況,避免污水倒灌再次發生。
林翠玲(左二)與房署代表覓解決倒灌方案。
葵青青發小區關愛隊隊長林翠玲表示,7月初接獲婆婆一家求助後,她馬上約同房屋署、長發邨法團及管理公司代表,一同現場視察尋求解決方案。她希望盡力開展相關工程,以釋求助者的擔憂。
林又指該隊隨時候命,除了多次進行家訪,亦會協助區內有需要的街坊處理家居小問題,如早前義工便曾出動協助長者維修家中木門、浴缸及抽氣扇等家具,又協助長者住戶在浴室安裝扶手和維修,冀小小的幫助能為社區及鄰舍作出貢獻。
團隊助敬發樓獨居長者處理污水倒灌。
葵青青發小區關愛隊
承辦團體:蒲公英動力
電話/WhatsApp:63654962
民生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房屋
地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