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碎片化年代,個人的傳播力量自有其獨特位置,如果各行各業、長幼壯青把握機會,在已有平台上,將真善美之價值觀傳揚開去,世界將會更美好。
正值香港回歸25周年,本地潮流藝術家鄧卓越(Dorophy)以「中華五十六個民族」傳統元素為基底,創作出全新IP系列—民族娃娃®,融合現代元素呈現中華民族之美,成為中國文化傳播使者。
香港出生成長的Dorophy,自小受到中西文化匯合影響,在香港理工大學產品設計系畢業後,創作出一系列融合了中華文化和西方現代流行文化的藝術作品。十多年前,她創作了以傳統中國年畫演變出來的AShoppin’BabyTM形象,出道之初已獲《透視雜誌》選為40under40亞洲年輕設計師之一。
向世界傳遞「團結就是力量」。
兒子互動激發創作意念
運用卡通易記易認特點
「到了有了自己的小孩,發覺他對機械人等卡通角色,幾乎能認出超過百個角色名字,讓我不禁想到中華五十六民族單單是每個民族的名字,其實能隨便說得出當中十個八個的大眾少之又少,更何況要了解到五十六個民族的文化背景?」Dorophy道出民族娃娃系列的設計意念,源於與兒子的互動畫面。
就是這樣,Dorophy攜手與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希望能通過用輕鬆的IP創作手法去講述有關民族的故事,讓本地甚至海外的人,也能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特色及價值。
Dorophy介紹道,民族娃娃各有不同的服飾及配件,當中就是保存了的幾千年的歷史文化,藉這些部分能讓年輕人及小孩容易分辨各民族的獨特處。「近年漢服在年輕一代中,是十分流行的,故此我想到其實不同民族的傳統服飾,也是非常有他們的獨特美。」
除了民族服飾外,Dorophy還以他們的傳統習俗做為系列中的故事元素,例如:喜愛吃的東西;平常會做的工作;節慶時用的樂器等。
以身為媽媽的親身感受激發創作意念。
構思至完成製作耗一年
傳統服飾入手講好故事
從設計意念到完成製作,Dorophy整整花了一年時間,初期更耗近一個月的時間對五十六個民族做了基本資料搜集,包括傳統服飾的設計及意義,及一些他們平常的習俗。其後,利用研究出來的成果,很快做出民族娃娃的雛形,再在穿上傳統服飾的公仔上注入有關民族的故事。「其中也不乏加入些反差效果以令人物更生動貼地,更好地推廣給年輕人及下一代這些甚具欣賞價值的民族故事。」
所有民族都具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充滿大量文化藝術價值值得我們學習。藏族是其中一個令Dorophy留下深刻印象的,「最欣賞就是藏族的服裝配飾。無論是他們獨特單肩穿搭,布料的混色,還是女生頭上的串珠及蜜蠟頭飾,我都覺得是藝術品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