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一年間,不少新式外賣小店彈起,其中一間港產豬手外賣店更逆市擴充至全港十間分店,老闆樊梓康(Larry)揚言目標開足全港18區!
Larry從2008年開始創業做電子貿易,他一直認為做食品是細水長流的生意,因為無論大環境經濟好壞都有銷路,所以後來索性轉行做食品代理生意。他在高峰時期銷售點高達2,000個,最後因多了直接進口供應,代理生意難以站穩陣腳。
性價比高益街坊,並用貼地創意吸客。
後來,因為一次巧遇重逢,2017年夥拍兒時同學Jacky,轉戰西式斬料檔,源用Jacky爸爸當時同一個配方煮豬手,取名「一豚豬手專門店」,成功在街坊街裏突圍而出!
早於1982年,Jacky爸爸創立黑椒豬手品牌,供應大型超市及零售點,當時是香港唯一一個用豬手做品牌的供應商。但1997年Jacky爸爸決意賣盤,移民到加拿大讀書,豬手品牌才因而暫時結束。直至數年前回港後,Jacky在茶餐廳做廚房,並重遇了有12年創業經驗的Larry,二人合夥在火炭自設工場,重拾豬手生意。
Larry 走進大埔分店。
幼園同學醫院重逢 一拍即合
兩位合夥人原本也認識,兒時讀同一間幼稚園,也一起返同一間教會。長大後各走各路,某年同一間醫院治療腳傷時重逢,住院期間經常相約聊天,談及事業話題時,Larry得悉Jacky已經創業,又遇上樽頸位,所以問Jacky欠什麼?Jacky答欠資金,Larry便寫了10萬元支票給他入股開始。
Jacky 煮豬手獨門配方來自其父。
自家小店可以為街坊 帶來視覺效果!
相比起將產品進駐超市,Larry認為以自家小店形式經營,其一好處是不受限制,營運較有彈性,能夠發揮創業者的小宇宙。「自家小店可以為街坊帶來視覺效果!」
Larry表示,每間一豚豬手店都會播放著日本風歌曲,師傅在玻璃櫃前表演幾分鐘的即叫即刨片,希望食客品嚐美味之餘,更能欣賞切片的功夫技藝。
招牌黑椒豬手醃製超過7 日。
【聘主婦員工 小區「煮」出人情味】
「一豚豬手專門店」的位置分佈在街市內或附近的地舖位,Larry認為在街市中有中式燒味,但無「西式燒味」。「我哋主打性價比高益街坊,甚至用貼地創意吸客,例如在清明節時,推出『先人共享套餐』,每三個月轉一次主題,例如櫻花祭,這些街市原本是沒有的。」
除了層出不窮的創意點子,Larry更答謝前線一班主婦員工,投入做每一間店鋪的「生招牌」,「佢哋會同街坊傾吓湊仔經,會分享煮豬手好主意,係人情味所在。」
老闆、主婦員工齊齊落力賣豬手。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