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香港街頭,你有多熟悉這片土地?新界北區粉嶺,除了有新市鎮的現代足跡,亦有數百年歷史的古老圍村,構成多元的城市風貌。由恒生大學學生張綽嵐(Vanessa)跟同學所創立的「小店寶庫」,協助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推出「浪行尋味」體驗活動,透過視覺、嗅覺和味覺體驗,讓公眾從多重角度認識這個歷史悠久的社區。
Vanessa :「保留社區點滴人情。」
「聯和」有「聯合」及「和睦」的涵意。
Vanessa介紹指,「浪行尋味」的導賞團由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前粉嶺裁判法院)出發到聯和墟,到訪聯和墟不同小店,沿途會介紹殖民地以及舊式墟市建築,並且會講解小店的歷史及特色小食,從嗅覺、味覺細會社區的人情味。
豬仔錢罌無論膠製瓷製,都係集體回憶。
望白色入口,彷彿走進時光隨道。
「小店寶庫始於一份對社區熱情、一份對小店的熱愛,以及一群青年人的熱忱。」在Vanessa的心目中,小店是社區的寶藏,承載著滿滿的集體回憶。團隊一眾成員希望能夠在繁囂的都市中,發掘及保留社區中的點滴人情,同時以年輕及活力推廣這份互愛互助的精神。
Vanessa回憶當初踏入聯和墟的景象:「抬頭望見白石建築上寫着『聯和市場』四字,建築上充滿着歲月的痕跡,見證着歷史的變遷。放眼望進這老舊的白色入口中,彷彿走進了時光隨道,猶如置身在往日的聯和市集一樣。」聯和墟是粉嶺發展的里程碑,但背後含意又有多少人知道?Vanessa緩緩解答大家的疑問:「其實聯和墟當中的『聯和』,含有『聯合』及『和睦』的意思!」
尋覓老香港味道,火水爐你又用過未?
每一間小店都有他們的故事。
正正因為這份「聯合」跟「和睦」,為這個墟市增添一份情懷。Vanessa指出:「聯和墟中有近350間小店,每一間小店都有他們的故事、與街坊及社區的聯繫及歷史。有些小店,如『權記皮鞋』、『永發旺』、『協香』亦已有幾代的繼承人,這些家庭式經營的小店,已在聯和墟屹立數十載,同時這些小生意亦養活了小店的一家幾口,聯和墟確是歷史的『活見證』,是生活的象徵。」
飲啖傳統涼茶,舌尖上的粉嶺!
【古蹟導賞 夠潮又好玩】
香港地方雖小,但有許多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有待我們用心保存和活化。事實上,三級歷史建築、1961年啟用的前粉嶺裁判法院,在2012年通過「活化」計劃,改造為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這處仍然保留不少舊有元素,例如以水磨石磚鋪砌的地板和磚牆、以馬賽克瓷磚鋪成的樓梯等等,都保留著當年的歷史建築特色。
前粉嶺裁判法院現改為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
建築物保留不少舊有元素。
古蹟保育之外,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配備現代科技,訪客可透手機App自助導賞,了解到法院內特別保育的地點。協會成立全港首條結合創新科技和文物保育的導賞路線,以混合實境(MR,Mixed Reality)技術製作的《法院風雲》遊戲,帶領參加者「穿越時空」,了解前粉嶺裁判法院的面貌、歷史和保育過程,集文物欣賞、培訓及娛樂於一身。
以混合實境技術,集文物欣賞、培訓及娛樂於一身。
新界人家
民生
文化
生活
大埔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