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y於毒海浮沉十多年,年輕時與家人關係惡劣。內心亦曾經掙扎,想脫離、想改變,但有心無力,他最後在2010年主動向路德會求助。以意志克服引誘,重投校園生活完成社工學位,並成為We-Cycle訓練單車導賞員,樂助社區。
Terry :「唔想再浪費生命,所以幫助人。」
推廣北區生態歷史文化
We-Cycle訓練單車導賞員,向公眾人士推廣北區生態歷史景觀及文化特色,又讓單車導賞員分享戒毒經歷,勇於面對自己不為人知的過去,亦藉此撕走大眾對戒毒人士的負面標籤。
此外,單車導賞員需要參加義工訓練,踩單車到偏遠地區為長者義務剪髮,讓戒毒者回饋社會,重過新生。脫離毒海後,成為單車導賞員的Terry坦言:「以pf前嘅生活好頹廢,嚟到嗰陣覺得好多嘢學,歷史、急救、體適能等等,都想學番一技之長,嘗試認真努力投入。」不過他指自己初時也不是好學員,雖然有心改變,奈何意志未夠堅定,依然掙扎於吸食與戒毒之間。
帶團推廣生態景觀。
We-Cycle 導賞員都是戒毒過來人或家屬。
30歲讀書憂與同學有代溝
人生已過近40載,頓覺欠缺意義,「30歲後突然覺得時間過得飛快,就想為自己做番啲嘢。」後來,他以學生身份報讀兩年的毅進課程,笑言需要厚面皮,但更需要勇氣:「去報名嗰陣,啲老師叫﹕『同學,可以過嚟填一填資料』,我過去電腦面前準備填嘅時候,個老師再講:『其實可以叫埋個同學過嚟填喎』,『Er…...我就係嗰個同學』。」由開學時各種憂慮,「話晒冇讀書咁多年,又同周圍嘅同學隔咗唔知幾多個代溝,驚相處唔嚟。」
後來,順其自然,反而令自己更放鬆,重新投入校園及學習生活,更讓他考上社工高級文憑課程。
完成社工學位後,過來人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
盡力試咗,唔得再算
期間,他見不少考上高級文憑的同學放棄,「唔辛苦就假喇,中間都有諗過放棄。始終咁耐冇讀書,又咁多年,記憶力受到影響唔講,心態都係一個問題。」幸得身邊同學勉勵,以「盡力試咗,唔得再算」的心態,以40多歲之齡堅持至今順利完成學位。
「但又想為自己做番啲嘢,同埋都覺有啲唔好意思,都想為機構做番啲嘢。」羞愧,自覺一事無成,反而激勵他自我承諾,即使預料重回校園的吃力,仍繼續堅持,只為向自己、向身邊一直支持的人證明,Terry也可活出自己的意義。
導賞北區歷史文化。
戒毒人士
總有你鼓勵
為報答路德會十多年對他的幫助,Terry參與路德會We-Cycle計劃,他自嘲﹕「雖然之前嗰30幾年已經渾渾噩噩咁過咗,唔想浪費落去。」老套一句:「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
推敲分享細節拉近聽眾距離
現時身為We-Cycle義工,他著重分享上的細節,希望給聽講者「感同身受」的理解,而非「置身事外」的感覺:「始終我已經完成咗我嘅歷程,對於仲經歷緊嘅朋友可能覺得我哋已經『上晒神枱』,講得好輕鬆。」Terry表示,以過來人的身份服務也不容易,仍要學習如何傳遞正面、支持的信息,成為戒毒人士的同行者。
新界人家
文化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