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足在本月初嬴得新一屆亞洲盃冠軍,逆轉勝展現永不放棄精神。回顧香港,踏入千禧年之後,本地足球的入場人數不斷下跌,多支贊助商球隊退出,加上參賽球隊不足,香港足球步入冰河時期。人稱Cowboy、本地足球名宿陳志康多年來堅守「香港球員做得到!」的信念,推動本地足球發展,現在更圓夢成立自己的足球學校。
陳志康:「努力裝備自己,不要輕易放棄夢想。」
一放學就會去球場踢波,食完飯又再去踢。
由球員、教練做到領隊,再到現在成為足總董事,陳志康的經歷就是平凡中帶辛酸苦辣的香港仔奮鬥故事。陳志康出生於石籬邨的基層家庭,父母在現時的石排街公園位置開士多雜貨店。訪問當天,陳志康回到成長地憶述踏上足球路的少年生活:「細個屋企前舖後居,好多人好擠迫,所以一放學就會去球場踢波,食完飯又再去踢,踢足一星期。」
後來,他獲提拔參與新界西青少年足球訓練,11歲時成為港隊代表,15歲晉身職業球員,開展Cowboy的足球人生。
陳志康曾效力本港多支球會,以踢法刁鑽聞名。
以前睇到南華贏波,球迷排成人龍捧起球星。
陳志康認為電視屏幕裡的賽事畫面,埋下對足球狂熱的種子。「以前睇到南華贏波,球迷會英雄式排成人龍,捧起球星搬上斜路,沿路返宿舍又會有百幾人排隊拍手等你回歸,不分階層,齊聲喝采。」直至1995年,他真正當上南華球員,親身感受這種滿足感,並深深愛上踏入球場的激動。他形容足球能牽動人心,凝聚人群力量,所以一心銳意推動本地足球發展。
陳志康創足校專注本地草根足球發展。
昔日球會減薪 倒成增值契機
疫情持續接近三年,運動行業必然受挫,有本地球員選擇暫時轉行為糊口。陳志康回憶起03年沙士之後,也曾經歷一段最難捱的時期,陳志康除了踢波之外,也找多一份兼職賺錢,「當時在南華會健身室做助理,返朝早七點至中午十二點。自己住在青衣必需要一朝早趕車,務求六點多返到南華會報到。」南華當年減薪,陳志康則自我增值,考牌做健身教練、足球教練,提早部署。
陳志康經歷低潮到高峰,他勸勉一眾足球員不要輕易放棄:「想方法努力裝備自己,不要輕易放棄你的夢想。」雖然有不少亞洲地區球隊,近年漸漸超越香港,但陳志康依然相信香港足球「打不死」,勢要落力培養未來接班人。
憶述兒時常在石排街公園樓梯嬉戲。
球員唔會「孤獨求敗」
陳志康的偶像球星是已故球王馬勒當拿。馬勒當拿腳法之好,不用多說,其在球場上的風格也是陳仰慕的特質。昔日,球王令陳志康大發球星夢,與足球結下緣份;今日,陳希望在培育下一代球員時,同時營造「球星」氛圍,鼓勵新生代追逐理想。
去年年尾,陳志康夥拍前港超教練郭嘉諾創辦香港西甲足球學校,透過西甲基層訓練系統培訓年輕球員,傳授球技之餘更著重品格和合群精神教育,希望提升香港足球水平。「只要有清晰的目標,我哋香港球員一樣做得好,我希望好快會有一班香港球員跳出香港!」
深信香港球壇能夠再創佳績。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