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北區)石湖墟老牌百貨 大地牌寒風熱銷

 2022-02-25
(大埔北區)石湖墟老牌百貨 大地牌寒風熱銷

漫遊石湖墟,沒有手機定位指引下,總會走入新康街,抬頭看見掛滿校服服飾手袋後,就是印上店名的黃帆布。「上水區冇乜人唔識林池記」,大家姐兼第二代掌舵人林碧華自豪地說。經歷舊墟六十年前兩場大火,林池記地址由起初的光復街,改成大火後重新命名的新康街,林池記就如浴火重生的鳳凰,繼續為上水街坊燃燒自己完成使命。


林碧華:「每個人各司其職,才有今天的林池記。」


傳統校褸是個情意結,不少人前來均說要買回家收藏。

菊花牌底衫、雪花牌羊毛內衣、雙船牌毛巾……店內貨物琳琅滿目,稱為百貨公司絕對合適不過,不少商品更是由上世紀六十年代已上架。

碧華說林池記不賣水貨冒牌貨,也不為多賺些錢而將價就貨,即使貨價較高亦堅持要入正貨,以薄利多銷為經營大方針,近65年來儲落一批買慣買熟的老顧客,很多客人變成了朋友,過時過節送禮盒,農田豐收又會將菜送到舖頭,甚至四代皆是林池記的忠實擁躉。

近期天氣忽然轉冷,氣溫急速下降,大地牌校褸成了店內最暢銷的商品,林池記的社交專頁滿滿是有關大地牌校褸的照片,有母子襯色擺拍、亦有情侶並肩到店拼試:「雖然近十年八年的校褸多被棉褸取代,不過傳統校褸是個情意結,不少人前來均說要買回家收藏,更重要是買回珍貴的青蔥回憶。」街坊以校褸懷緬過去,碧華亦以此回味自己和林池記的點滴。


碧華和弟妹本着父親的宗旨,同心協力做買賣。


不少年輕人到店選購校服,收藏回憶佔其半。


每個成員都是支柱,少了一個都不行。

碧華憶述自己讀完中三後便到林池記料理貨物,身為長女的她理所當然地到舖頭輔助父親,打點舖內大小事:「我是最早到店幫手,但不能說是投放最多心機的人,弟妹們都為舖頭付出很多。」

碧華對下共八位弟妹,大家都跟林池記一同成長,一同進退,舖頭就是他們的家:「一個家庭一間鋪,每個成員都是一條支柱,少了一個都不行,每個人各司其職,才有今天的林池記。」直到今天,林池記依然維持家庭式營運,五姊弟妹同心守護家業,堅守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宗旨。


自設車衣間,即時替客人裁改衣物,服務貼心。


只要屋企需要我,我永遠都會在。

到林池記工作是碧華第一份工,亦是她生命中唯一的一份工。對此,她從不言悔,沒有一刻想過要離開舖頭:「每當聽到細佬妹說:『要不是大家姐,我們都不能讀大學。』這些說話對我來說已是最好的回報,只要屋企需要我,我永遠都會在,做到我不能再工作為止。」林池記對林家不僅是一門生意,更是一份永不止息的血脈傳承和愛。

坦誠包容 最佳相處之道

講錢傷感情,不過在林池記從來不會出現這句話,碧華說眾人甚少爭執,但為舖頭爭吵在所難免,她指最緊要「對事不對人」:「坦誠、包容是一家人相處之道,大家上心其實都是為了舖頭好,但要記得對事不對人,討論完後就甚麼事都沒有,一家人哪有隔夜仇?」





店內貨品林林總總,款式齊全。



新界人家

文化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