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嚴峻,多個跨境司機證實染疫,蔬菜零售價亦飆升。市民每天忙抗疫忙撲菜,「多了很多人來農莊,網上訂單多了三倍,市面上不同來源的菜價甚至比有機菜貴,既然要付這麼多錢,何不試試本地有機菜?」香港青年協會有機農莊的農莊經理彭玉婷(彭彭),邊用手背印了印額上的汗邊說着。對,為甚麼不去試試看。
彭彭:「希望展現香港種植多樣性。」
位處河背的香港青年協會有機農莊2010年起營運,彭彭是其中一隻「開荒牛」,大學修讀社科的她全無農務根底:「當時我主動要求到農莊幫手,趁機會學新事物,種植、銷售、教學,統統由頭學起,很辛苦,但只屬肉體痛苦。」勞累不可怕,因為心靈滿足,可將書本上硬梆梆的知識理論實體化。
雖然在農莊工作逾十年,彭彭依然覺得每天都過得很快,無它,只有真心喜歡才會覺得光陰如梭,故此自發早上七點到山上上班毫不覺累。
我們真的認識自己的農田,認識香港的農業,不是背書機器。
十年前,農莊並非採訪當天所見的模樣,香港人的思想亦有轉變,彭彭說現時大家對有機種植的認識不再只是「很貴和用屎種」,常在導賞團聽到有人回應「有機種植是不用基因改造種子、不用化學農藥種植」,對她來說份外開心。
最近春耕期,彭彭亦有幫手整理農田、移苗等:「我們真的認識自己的農田,認識香港的農業,不是背書機器,也是真心想將香港在種植上的多樣性等呈現給大家。」說到多樣性,不得不提農莊內的墨西哥米邦塔仙人掌,全港僅得青協有機農莊能夠種植,即榨仙人掌汁亦是熱銷產品,對皮膚和軟骨組織也有裨益。
紫椰菜的顏色看得人心花怒放。
墨西哥米邦塔仙人掌是主打作物。
每個人都當菜苗是自己的小朋友。
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用來培植仙人掌可說順風順水,但遇上狂風暴雨等極端天氣,也只可以硬着頭皮去面對。
彭彭憶起2018年颱風山竹來襲,回到農莊看到每位農夫都因為農作物全被打壞而愁眉苦臉,那刻的她雖然心裡盤算着收益損失,亦另有所思:「每位同事其實都只是打工仔,打風沒菜產出不會無糧出,但每個人都當農田是自己一盤生意看待,當菜苗是自己的小朋友一樣,全部心機毀於一旦……」
她笑指,小時候也十分期待刮風天,但成為農莊的一分子後,打風後都只想快點回到農莊看看農作物的狀況,莫說是其他同事,她其實也視這裡為家。
農莊內住有不同的小動物。
上下同心互補
收支平衡見型餘
青協有機農莊以自負盈虧運作,導賞這主要收入因疫情大減,猶幸變招應對。彭彭多次感謝督導主任黃定邦(James)籌謀發展計劃。
James說:「最難忘是他們為我加餸,不是因為我是上司,而是他們待我如家人般,每次都像吃團年飯。」
他每周到農莊一次幫手:「香港十個社企有九個蝕錢,也許賣飼料、設動物拍照區等消費性活動,短時間可達收支平衡甚至有盈餘,但我們想守着自己的信念,不為錢去做每件事。」一個人有這種念頭也許不能成事,但眾志成城就事竟成。
引入外來品種培植。
職員不分彼此,參與各種工作。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
學習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