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關鍵時刻,危機處處,社區內仍有不少人願意迎難而上,並抱著「大我」精神,視街坊事如家事,向每家每戶送暖意。葵青區的兩位抗疫先鋒,日以繼夜「On call」做社區守護者。
幾夜都好,唔想Miss咗任何訊息。
年輕社區工作者黃啟進(Matthew)從二月尾開始,每日無間斷規劃派送物資路線,務必盡力完成每日的派送點,盡早將物資送到確診家庭門外。「幾夜都好,我都會繼續同街坊聯絡,唔想Miss咗任何訊息。」
Matthew的所屬區域位於荃灣郊區(青龍頭及深井),每次替居民採購物資,都需要搭車來回荃灣市中心,「郊區呢邊少貨量,我唔介意辛苦少少,出去托多幾轉貨,買定啲嘢可以畀街坊用得著。」
Matthew :「預咗衝鋒陷陣,幫得一戶得一戶。」
衝鋒陷陣前,小心奕奕安排物資。
身為年輕人,不需要顧慮太多。
談及印象深刻的事,Matthew說有一次一位單親醫護媽媽確診,聲沙沙地錄音求助,他當時隨即幫忙購買物資,並協助提取快遞後再送上門。其後,該名單親媽媽傳來訊息:「所有官方途徑都聯絡唔到,好感激呢個時候幫咗我,之後我可以加入一起做義工嗎?」Matthew從未想過一件小事會帶來後續的影響力,故此更感無悔付出。
「身為年輕人,不需要顧慮太多,我不是長者,也不是小朋友,一日未染疫,預咗衝鋒陷陣,幫得一戶得一戶。」Matthew揚言年輕人應有的拼搏精神,就是不要太計較,要「抵得諗」。
Matthew 全副裝備上陣協助檢測工作。
為居民派送物資。
有居民屋企甚至連一粒米都無晒。
服務葵盛區多年的伍志華(華哥),接觸大部份都是基層家庭。他指出葵盛東西區屬老區,六成人口是50歲以上的長者,因此求助情況較急切,個案量亦相對繁重。
提及長者居民,他惋惜說:「其實早兩日,有兩個70多歲義工,因為太遲送到醫院,引發併發症中風離世,收到唔好嘅消息,一度未能夠平復。」
「有居民屋企甚至連一粒米都無晒,睇病難、買嘢難、落街難,莫講話藥物。」第五波疫情的高峰期,華哥有幾日連夜留守辦公室處理求助,主力為居民送上食糧:「一定要清晒啲個案,佢哋唔可以餓死,自己屋企嘅食物都攞埋去。」
華哥:「收到唔好嘅消息,一度未能夠平復。」
向街坊發放溫韾提示。
太太都叫我出去幫咗街坊先。
華哥對今次的疫情感慨萬分,形容是12年社區工作生涯中從未遇過的巨大挑戰,一來需要應付超過400戶確診家庭,二來亦因為團隊相繼確診而出現人手短缺。
說到此,華哥不禁講出最煎熬的時刻,是懷有身孕的太太與助理同期確診,自己需要繼續堅守崗位而無法陪伴左右,「其實,我係應該留喺屋企照顧佢,但太太都叫我出去幫咗街坊先。」他感恩有家人的諒解,讓他放開懷抱繼續盡社會責任,為社區出力。
華哥為基層戶撲物資,獨行送上門。
新界人家
民生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