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在人生中只佔短短三年,影響卻深遠。在這階段,孩子們開始踏出家庭這溫室,首嘗團體生活的滋味,當中所接收的資訊與價值觀,奠定每個小人兒「知書識禮」的基礎。
高校長:「與學生好好維繫感情,有助佢哋嘅心理發展。」
最重要嘅唔係要學生贏在起跑線。
「幼稚園短短三年內,最重要嘅唔係要學生贏在起跑線,而係同佢哋好好維繫感情,有助佢哋嘅心理發展,再搵到自己嘅路。」保良局張心瑜幼稚園的校長高妙娥,在這間幼稚園任職老師開始,至今擔任校長逾20年。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她認為最珍貴的事,就是師生之間的情誼和連繫。
葵涌區內工廠林立,平日嘈雜熱鬧人人匆匆忙忙,深入社區就會發現其洋溢溫情的一面。「我自己在保良局長大,這裏的老師已經做咗好耐,雖然人數不多,但所有教職員都好團結,面對逆境大家一條心,其實係大家陪伴住我成長,實在難能可貴。」
見證孩子們成長,令高校長有永不止息的愛。
學校及社區人情味 是堅持工作大動力
以前的交通不像現在方便,一直居於九龍區的高校長表示,昔日要轉幾程車才來到葵涌區。「媽媽都成日問我,點解要去到咁遠?令我堅持的原因是這裏的人情,也因為自己在此長大,特別有感情。」高校長分享在學校裏最深刻的事,就是某一年的中秋節。
「我仲係老師嘅時候,中秋節學校邀請我返嚟,所有師生同埋家長都會喺學校前面嘅平台聚集,大家各自帶食物過嚟,場面好熱鬧、好溫馨。」至於學校裏最喜歡的角落,高校長分享說是圖書館。眾所周知,培養兒童的閱讀習慣並不容易,高校長相信關鍵要從幼稚園階段開始:「圖書係一個寶藏,除咗文字之外,好多價值觀都值得學習,我最喜歡星期六的親子閱讀環節,學校會請家長當義工同小朋友講故事,我亦特別珍惜這些點點滴滴。」
K1小朋友製作的感動記事本,內有家長的觀察記錄,真箇字字皆是甜。
疫情下小朋友被迫停課,令好多活動都取消。
「幼稚園不像小學中學,只有短短三年時間,所以要把握時間,好好與學生維繫感情,在疫情中,也要令他們感覺到即使不能見面,學校的老師也會時常陪伴着他們。」在疫情下,很多學校實體課堂轉成網上課堂,而幼稚園也不例外。「呢三年小朋友被迫停課令好多活動都取消,當小朋友經常要留在家中上堂,學校就要用其他方法讓他們可以繼續學習之餘,亦能享受校園生活,就此我們試過舉辦網上生日會,邀請家長和師生一起慶祝。」
書中自有黃金屋,絕對唔係講緊joke。
【培育孩童品德 家校合作好得】
除了關懷學生之外,學校亦重視與家長連繫,因為小朋友的心理狀態和成長,往往都會受家長所影響。「之前葵涌區疫情爆發得好嚴重嘅時候,老師會不停打電話畀家長,關心佢哋嘅需要,了解佢哋嘅困難,同埋透過短訊發放疫情支援嘅訊息。」
學校推行品德教育已經第五年,透過家校合作發掘小朋友的性格強項。「學校透過不同活動,例如寫感動記事簿和製作心靈樽,令家長學會從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情欣賞自己的小朋友。避免和其他人比較,從小習慣正向思維,在小朋友的成長階段十分重要。」
一起過中秋,是日後成長難忘回憶。
新界人家
民生
專訪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