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街上遇過他們跟你打招呼,你也樂意回應一下,但如果向你揮手的是一個成年人呢?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主席黃偉雄(Martin)表示,這正是照顧智障成年人常遇到的事,而路人往往會投來奇怪的目光。他希望可以透過該會讓更多人認識智障人士,並了解到他們的需要。
聯會促設殘疾人士事務委員會。
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自1986年開始為智障人士和家長提供支援服務,當中包括加強家長教育及訓練、建立輕度智障人士支援系統,及透過家庭探訪促進會員間互助互勉等。該會的主席黃偉雄及副主席黃兆偉的另一個身份,正是成年弱智人士的照顧者,他們都感慨從開始做「新手照顧者」直到現在,過程實在不容易。
保護兒童,陽光下好好傾吓。
黃兆偉:望大眾多認識智障人士
家住粉嶺的「阿明」,是55歲黃兆偉的雙胞胎弟弟。提到起初照顧「阿明」,黃兆偉說每次出街都有「心理關口」,如「阿明」走路不便加上弱視,故容易跌倒,因此必須「拖住」;有時又會突發性要去廁所,他形容當時生活充滿挑戰。
黃兆偉表示年輕時照顧「阿明」也曾「燥」過,會不斷問「點解咁簡單嘅事你會唔識做?」他指其時一至五要上班,放假全天候照顧「阿明」,相信「普通人未必會接受到」。直到後來當上救護員,黃兆偉指自己接觸其他人的機會多了,才明白「阿明」並不是情況最差的一群,例如自己與弟弟同齡、性別也一樣,照顧已較方便,心裡也因而坦然了一點。他亦從工作中領悟到一個信念,就是「能力範圍做到就做」,明白盡了力就夠,有時不能勉強。
他說:「這可能有一點殘忍,但要明白被照顧者其實未必想你這樣,假如因為照顧他們令自己有抑鬱,就是有點本末倒置了。」
聯會帶領學生活動,讓他們明白更多。
Martin:一般等宿舍要排十幾年
Martin指現時最希望的事,就是政府可成立殘疾人士事務委員會,去幫助社會當中這類弱勢社群。他強調指,本地教育制度涵蓋智障人士,但當他們踏入成年人階段後,支援可謂寥寥可數,政府機構中亦只有社會福利署能幫助他們,但現實是人數眾多、服務亦變得非常有限。
他說:「一般弱智人士單單是排宿舍便需要排十多年。」而智障人士的照顧者,亦有變老的一日,屆時生活只會難上加上,故希望政府「幫幫手」,尤其是縮短住宿輪候時間。
同建社會共融,不經不覺已35 年。
【知多一點點 用愛連成線】
然而,慶幸的是現在與90年代比較,社會對智障人士的認知已經比較多。黃兆偉舉例指,現在大家已明白智障人士並不等同有精神病,而只是一個未長大的小孩、只是未必能懂得表達自己。
有愛同行,不會孤單。
黃偉雄則補充指,正是弱智人士不懂講出自己需要、更不懂向社會爭取,故需要透過其他人以不同方式告知外界,更要讓大家知道他們不是「癲佬」,這些正是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的工作,亦希望社會人士多多支持,「知道、了解、支持」,多認識智障人士。
聯會舉辦講座及賣旗等義工活動。
新界人家
民生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