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艇和破舊小船擠滿了港灣,雜亂而有序。吳仕福走向岸邊其中一幢三層的房子:「我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
吳仕福說,1994 年自己第一張選舉的海報就是在此取景,當時周邊沒有堤岸、沒有樓房,現在變化很大。
人稱「福哥」的吳仕福,作為上世紀40年代土生土長的西貢人,在西貢大街上可謂無人不識。不過,「土生土長」這個形容詞似乎不太貼切,因為作為水上人家,他5歲前的童年光景,都是在船上度過的,以海為家,以魚為伴。5歲半,吳仕福有機會頂替哥哥「上岸」讀書,入讀西貢漁民子弟學校,寄居在岸邊一戶人家,第一次踏足這片土地。
風浪中搏鬥靠互相扶持
寄居生活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捕魚旺季,吳仕福白天上學,放學後就要返回船上幫手:「以前覺得好辛苦,一邊捕魚,一邊在船艙搖曳的燈光下做功課。夜晚咩都見唔到,遠處會有點點光,唔知係漁船的燈光抑或星光」。
水上人的生活亦沒有選擇,基本維持生命的食水和食物都十分有限。吳仕福說,那時好的漁穫都會拿去換錢,或換一些生活用品,留下來一些「魚毛」才是自己食的,「有時會在船上養一兩隻雞和鴨,白天用條繩綁住隻鴨,等牠在海裡面游水,夜晚才將它們放回船裡面」。
漁民靠海為生,生活緊扣大海,常與萬變的天氣搏鬥,但他們在風浪改變中仍然能夠站穩着腳,靠的是相互間的支持和幫助。「以前出海,大家互相扶持,遇到大風大浪的天氣,大家就互相通知,返回西貢避風,又聚在一起。一齊經歷過風浪,那份感情,點都係度,根深蒂固的,這就是鄉情。」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擴展,從事漁業的人逐年減少,水上人家逐漸遷回陸地,在西貢大街上經營食肆的、雜貨鋪的、觀光旅遊的,即使是在外闖蕩的年輕人、旅居國外的華僑,每逢觀音誕、太平清醮等日子,都會從四方八面趕回來,「大家都希望延續這份感情、傳承這種文化」。
人稱「福哥」的吳仕福,走在西貢大街上可謂無人不識。
這裡是吳仕福小學時候寄居的房子,是吳仕福在西貢第一次上岸居住的地方。
回想船上日子憶苦惜甜
吳仕福說,與街坊們看著岸邊逐漸形成商業街、建起高層樓房、日漸增加的遊客,偶爾與老街坊們聚在一起,在夕陽西下的傍晚,看著遠處的海岸線,也會回想起船上那段不安穩的日子,憶苦,惜甜。
漂泊的,是船;紥根的,是情。西貢,水上人的避風港,更是他們的「家」。
那份感情,點都係度,根深蒂固的,這就是鄉情。
【與其放大問題 不如解決問題】
1982年,吳仕福開始從事地區工作,1986年擔任區議員,1994年獲選為西貢區議會主席,連任至今。
吳仕福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將軍澳新市鎮的建設。上世紀80年代開始,港英政府開始規劃興建將軍澳新市鎮,由坑口漁港搬遷、填海、到調景嶺的遷拆,一幢又一幢的樓宇開始落成,周旋於居民同政府之間,他悟出了地區工作的真理:「最重要是解決問題。現在我們看到很多人發現小問題就將之放大成大問題,等政府解決,點解唔盡力將問題解決咗先呢?」
就是這樣,三十多年如一日。解決問題,不難,亦不簡單。
新界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