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如一縷微風,往往源自生活的細微處。「我希望能寫出一本作品,喚起讀者心中美好的回憶,讓他們學會珍惜這稍縱即逝的光陰。」這份單純而真摯的願望,是黃詠姸投入寫作的初心,也是她創作散文集《火花》的初衷。
有別於其他區分的狂歡、繁忙,屯門正在靜靜地展現她的光芒。 —黃詠姸
現就讀保良局董玉娣中學中四的黃詠姸,近日在香港青年協會舉辦的「校園作家大招募計劃」中,以散文集《火花》奪得非小說組冠軍。談及創作,黃詠姸表示,靈感大多來自於日常生活中對事物的觀察與想像,或從閱讀中得到啟發。「有時閱讀東野圭吾的《夢幻花》、林夕的詩集,不同片段總能喚起我對某些事物的思考與回憶。」
享受校園生活,努力記下生活每一點火花。
//偶爾重看,會發現自己過去的思想與經歷有了怎樣的變化。//
黃詠姸喜歡以文字記錄生活點滴,將過去的片段與當下的感受交織融入。「寫作就像小時候在人家的牆上刻畫身高一樣,我則選擇在紙上記錄那些有趣的片段或想法。」對她而言,每篇作品都是成長的見證。當她再度翻開泛黃的紙張,細細品味當年筆下的字跡時,彷彿看見了那個年幼的自己。「偶爾重看,會發現自己過去的思想與經歷有了怎樣的變化。」
黃詠姸自小在屯門成長,認為該區既熟悉又神秘,她希望能透過文字揭開「她」的獨特面貌。黃詠姸在散文〈我地〉中寫道:「於我眼中,屯門的獨特之處,就是她不徐不疾地運行著,平靜卻耀眼。有別於其他區分的狂歡、繁忙,屯門正在靜靜地展現她的光芒。」
她希望在音樂方面有所進步。
//在我成長的同時,屯門也一起成長、進步中。//
「在我成長的同時,屯門也一起成長、進步中,我們是一個成長的伙伴。」黃詠姸以華都商場為例,這裏曾經只是一個普通的電腦商場,隨著時代變遷,如今增添了不少新時代元素,夾公仔機店等等。儘管屯門近年來不斷發展,但外界對這片土地的刻板印象似乎依然是「屯門人會騎牛」,黃詠姸不禁思考:「除此之外呢?為甚麼屯門在大家心中這麼不出名?」她期望由這一代人開始,讓更多人認識這片土地的多元,改變對屯門的既定印象。
受訪之日,測驗日子將至。
【專注眼前 耕耘心田】
散文集當中,黃詠姸尤其喜愛最後一篇〈正於心田耕作時〉,當中闡述她對「努力」的見解,就是事情順遂與否,能做的就是專注眼前,努力耕耘心中田地。
她這樣寫道:「有時,我會把現實生活中遙遠而理想的願景,渴望被人認同或是立志做好之事寄托(託)於字裡行間,讓它們化為種子埋於心田耕耘。一篇一篇的隨筆,承載著無處安放的情感、微小的願望,把它們埋於土中朝夕耕作,盼他朝一日,我能勇敢邁向心之所想,使田中花蕾皆綻放,果子結得飽滿光澤。」
「在這段成長歲月中,我對未來並沒有甚麼宏大的志向,只希望能夠像《火花》一樣,好好珍惜這段短暫而美麗的青春。」黃詠姸如是說。
在機構寫作比賽中奪冠。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
學習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