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什麼?是無中生有的創造,抑或人生經歷的寫實總和?是一瞬間的靈感閃現,抑或長時間的觀察與琢磨?是一種內在的感受和情感的抒發,抑或外在的影響和現象的反映?陳健浚說,藝術的人生沒有答案,人生的藝術一路在學。
陳健浚很喜歡寫生,經常到香港郊外,繪畫香港美景。
自小酷愛畫畫,陳健浚笑說:「識得揸筆開始就畫畫」。很多人會覺得,學藝術、學音樂,未必能糊口謀生,陳健浚表示,很感恩當時家人一直支持自己尋找興趣:「沒有想過怎樣糊口,因為小朋友從來沒有想過市儈的事,只覺得自己對這方面很有興趣,有滿足感和有相對的天份。」
陳健浚的作品。
藝術可塑造一個人品德品格
教書育人也是陳健浚自小的志願,所以大學在加拿大修讀藝術科的他,返港後任職視覺藝術老師。他表示,藝術,可以塑造整個人的品德品格,包容尊重的態度:「你不是只在學畫畫,而是學習欣賞、學習合作,即使對方沒有畫工、技巧,亦可以從中欣賞他們的理念。」
從學習藝術,到學習做人。陳健浚說,自己也不斷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在社會生活、待人處事的方式和態度。
儘管現時已放下教師的身份,陳健浚依然希望將自己對藝術的感悟,傳遞給身邊的朋友,特別是年青朋友。他認為,香港的教育制度只集中在知識層面,而忽略了「育人」,容易導致年青人誤入歧途:「現在速食文化,只要有一些有心人,壟斷了某些平台,然後不斷灌輸一些他們想你跟隨他意願的事,真的會很容易影響到人,其實會很危險。」
大學時期的陳健浚。
人生要思考批判反省再改善
陳健浚認為,人生就應該在不斷的思考、批判、反省、改善的過程中走過來,而不是單方面接收一些你所希望聽到的資訊:「很多人習慣了別人提供什麼,我就去學什麼,我個人覺得教育是最大責任。學習,最重要的學習做人的態度、分辨是非黑白的理性分析態度,不是要所有人都用一個模式來思考、表達,而是要百花齊放、多元聲音,社會才會有進步。」
用藝術點亮生命,用情感溫暖人心,探討人生真諦,感悟藝術精神。
除了畫畫,陳健浚也擅長多種樂器,包括結他、鋼琴、口琴等等。
【與太太理念一致:拒做怪獸家長】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似乎是每位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特別是在大家都希望「贏在起跑線」時,父母們除了疲於奔命、給子女上之不盡的補習班、課外活動外,還可以做什麼呢?從藝術談到香港的教育制度,陳健浚都有不少獨特的見解,而作為爸爸,談起育兒經,陳健浚說,與太太理念一致:拒做怪獸家長。
不少街坊對陳健浚的兒子都特別關心:「街坊們看著他出生、看著他長大、看著他讀幼稚園,有時都會一齊參加活動。」陳健浚說,雖然兒子學寫字比一般小朋友慢,但亦沒有特別去催谷他,反而很欣賞其溝通技巧:「同一件事可以用中、英、普通話三種語言來講一次,所以我很鼓勵他喜歡講就多講。」
「任何人在每一個年齡層,都應該要經歷那個年齡層要經歷的事,小朋友在他們最沒有煩惱的階段,就應該盡量不要讓他們有煩惱。」陳健浚說,希望小朋友可以盡情發揮,不斷嘗試和探索:「小朋友就應該是天馬行空,自己不斷接觸、不斷學習,可以讓他們自己找到喜歡做的事情,如果每樣嘢都按照一個標準去做、按照一個標準去寫答案,就唔係小朋友啦。」
求學時期的陳健浚喜歡接觸不同的人。
閒話家常
西貢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