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力量,有時比言語來得更直接。對視障青年趙伯浩來說,打鼓不只是節奏和動作,更是一條連接世界的橋樑。他用耳朵感受萬物,用節奏表達自己,也用熱情感染身邊每一個人。
打鼓的動作好開心!—趙伯浩
三十出頭的伯浩,自小視力受損,只能看見光影,加上是中度智障,令他在學習和生活上面對不少挑戰。不過,他一直對世界充滿好奇,尤其對聲音特別敏銳。訪問期間,每到一個新環境,他都會用手摸摸周圍的桌面、牆身。你可以形容他「手多多」,但這就是伯浩認識世界的方法。
//每當聽到琴聲鼓聲,他總會問)這是甚麼樂器?在哪裏?//
十多年前,他從特殊學校畢業後,入住基督教懷智服務處轄下的將軍澳綜合復康服務中心。中心職員每星期都會陪他到教會參與崇拜,而最吸引他的,是現場音樂。每當聽到琴聲和鼓聲,他總會問:「這是甚麼樂器?在哪裏?」雖然看不到,但他對每一件樂器都充滿想像。見他特別喜歡敲擊樂,職員安排他學習打鼓。
用耳朵過生活,用節奏走自己的路。
最常演奏《海闊天空》
「打鼓的動作好開心!」伯浩笑着說。平日除了在中心練習,他亦曾參與多場公開演出,例如教會音樂會、社區嘉年華等活動。談及他最常演奏的曲目,身邊人不約而同地提到Beyond的經典作品《海闊天空》;即使是節奏強烈、風格新穎的流行歌曲如《APT.》,伯浩亦曾挑戰演奏。對他而言,音樂不僅帶來快樂,更是一種自我肯定的方式。憑着熱誠與努力,伯浩考獲爵士鼓五級,更獲頒「懷智卓越學員」獎,以表揚他在逆境中堅持追夢、活出潛能。
聽聲識人 情報達人!
除了音樂,伯浩亦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情報達人」,對聲音特別敏銳。他的社工東Sir分享:「有時職員在幾道門外交談,他都能準確分辨出是誰在說話,甚至可以重複對話內容!」伯浩亦很喜歡聽電視聲,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內容,有時會主動向職員分享當日聽到的趣事。每次在街上遇到嬰兒,他總會好奇地問:「幾多歲?著咩衫?」
從聲音中,他建立了自己獨特的感知方式,也讓身邊人看見,他感受世界的方式雖然不一樣,卻同樣充滿溫度與細節。
伯浩早前獲頒「懷智卓越學員」獎。
【社工眼中的伯浩「一出聲就記得你」】
東Sir回憶,兩人初次見面時,他尚未正式上班,只是前往中心參觀。「我一出聲,伯浩便主動走過來搭話,表示想認識我,因為他從未聽過這把聲音,覺得新鮮。」正是這句簡單的開場白,成為兩人建立關係的起點。
如今,東Sir已成為伯浩最信任的朋友。每當東Sir稍為離開,伯浩總會追問:「他去了哪裡?」平日的伯浩性格溫和,但一旦拿起鼓棒,整個人便判若兩人,自信十足、充滿氣勢。「他雖然視力受限,智力亦有障礙,但在音樂方面的天分實在不容忽視。」東Sir讚賞道。
讚賞伯浩音樂天分。
東S i r 是伯浩宿舍的「老best」。
西貢
專訪
生活
學習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