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一間老人院,不難發現不少長者的餐桌上,是一碗又一碗色澤暗淡、難辨滋味的糊仔粥。他們之中,有人曾是廚師,有人鍾情茶餐廳的蛋撻或燒賣,但如今,因吞嚥困難,只能以「無色無味」的餐點果腹。這種因身體狀況而被剝奪的味覺體驗,正是初創企業Elevatefoods希望改變的。
我們希望透過食物,讓長者重拾那份與家人共餐的溫度。 —Connie
「有一位婆婆跟我說:『如果你可以讓我食到一個軟餐蛋撻就好了。』這句話,我到現在都記得。」Elevatefoods行政總裁李港慧(Connie)動情地回憶。Elevatefoods成立於2022年,由一班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的年輕人創辦,望以3D食物打印技術解決長者吞嚥障礙飲食的痛點。
「讓吞嚥困難者,吃得精緻與開心」,是團隊初心。
//社區最大挑戰,是缺乏能夠因應個別長者需要而設計的餐單。//
根據本地研究,約六成院舍長者和四成接受日間護理服務的老友記,皆有不同程度的吞嚥障礙,成因包括中風、柏金遜症、認知障礙或癌症等。由於擔心在外用膳嗆到而尷尬,不少人選擇留家,影響社交生活,更削弱了與家人的情感聯繫。「社區最大挑戰,是缺乏能夠因應個別長者需要而設計的餐單。」Connie指出,不少院舍因人手緊絀,即使有心為長者提供精緻軟餐,也只能每周供應一日,其餘時間仍以糊餐應對。「每日食同樣的粥糊,食慾自然愈來愈低。」
賣相靚靚,老友記都食得開心啲。
//我們可以在三分鐘內打印出一隻軟餐雞髀或西蘭花,效率比人手快三倍。//
為打破這個困局,Elevatefoods利用3D打印技術製作軟餐,不但形態仿真、色香味俱全,更能因應個人營養需要進行調配,兼顧美感與健康。「我們可以在三分鐘內打印出一隻軟餐雞髀或西蘭花,效率比人手快三倍,而且不需要專業廚師操作,能大大減低照顧者及廚房工作量。」
從團隊走入院舍發現所得之一:節慶飲食具有強烈情感連結。中秋節想食月餅、端午節想食糭子,這些對許多年長者來說,都是「家的味道」。Elevatefoods嘗試以軟餐版本還原這些傳統小食,讓長者在節日中重新品嚐記憶中的滋味。「我們希望透過食物,讓長者重拾那份與家人共餐的溫度。」Connie說。
3D打印軟餐,為長者重啟與家人同桌共食的可能。
從實驗室走入社區,科技背後是對長者的關懷。
【望研發「焗爐」助技術入屋】
「我們團隊都希望用Food Tech(食品科技)改善生活,也希望讓下一代明白,科技不只是冷冰冰的,而是可以很溫暖。」Connie相信,當新世代明白自己的爺爺嫲嫲將來也可能面對吞嚥困難,便能喚起更大的同理心和參與感。
Connie也提到,Elevatefoods正在與不同NGO和院舍合作先導計劃,並會根據前線反饋持續改進產品,「這不只是一項技術研發,更是一次社會設計。」而團隊亦有在科大的中央實驗室為出品進行測試,包括營養分析和食品結構評估,確保每一口都安全、健康。
未來,Elevatefoods希望將技術帶進每一個家庭,「一部如焗爐般的迷你機器,在家中也能快速打印出個人化的軟餐。」Connie相信,這將會是減輕照顧壓力的一大突破,尤其針對現時許多由長者照顧長者的情況。
從校園出發,用創意連結社區與未來的照顧模式。
西貢
民生
專訪
生活
科技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