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港人聚焦向前線醫護致謝,然而社會上仍有一班守護者,疫情下堅守崗位。保健員黃鳳美(May姐),連月無間斷上門照顧長者,「我哋忙咗好多,因為好多仔女少咗返屋企探老人家,我哋要送飯,幫手買日用品做體檢。」
May 姐:無人來訪,老人家每日只望著四幅牆!
「別人不用上班,我要上班。」
May姐坦言疫情期間,長者不能外出走動,待在家中,情緒差了,體力差了,精神也差了。「有不少長者會答非所問,意識很亂,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May姐表示長者長時間在家裡坐著,不單止情緒上變得空虛,連筋骨也變得硬繃繃的,保健員需要花更長時間和更大力氣,去幫助他們改善身體狀況。
她回顧當初成為保健員,是因為年長的爸爸患上認知障礙症,她於是親自學習日常替老爸訓練腦筋轉動。
家中有長期病患,May姐深感親人的照料和關懷的重要性,她渴望現今世代的兒女們,別只顧賦予物質上的所謂「關心」,而是應該去真正了解父母的需求。
May姐並透露一些不與子女同住的長者情況。她說,長者少見人,難免添思念。她以自己的九旬母親為例,「我媽媽要求我哋每日打電話報平安,要知道我哋疫情下個個都健康,她才安心睡得著。」
為長者量度體温血壓脈搏等生命表徵。
「記得呢個笑容,呢個就係你嘅補品,要每日食!」
她深深記得許多長者會道出心聲:「黃姑娘,你不用來跟我做其他保健,來陪我聊聊天,最好叫我啲細路來見見我,就可以啦!」
親身見證獨居長者的苦,May姐衷心呼籲身為子女者,要主動關心長者。
May姐做好保健這工作,積極為長者帶來歡樂,她常向老友記這樣說:「記得呢個笑容,呢個就係你嘅補品,要每日食!」她痛心有老人家為了讓兒女回家見面,刻意假裝病倒,做出許多古靈精怪行為。
May 姐每日到訪長者家中細心照料。
「不要等大時大節,每日一個電話,已經係良藥!」
May姐形容長者就如同孩子,很容易滿足,而物質滿足遠遠比不上親人在旁,所以她呼籲每個人行多一步,每日打個電話問候,長者就會很快樂。
樹欲靜而風不息,多關心長者,勿讓人生留憾。
【重拾書本 慢了轉數 多了堅毅】
May姐年逾五十,依然好學不倦,每天到「葵協社區教育拓展中心」上課,完成312小時的「保健員證書」課程。
「我堅持用心上課。」
重拾課本,她笑言:「年紀大要背書會辛苦好多,腦袋轉得慢了,但課堂上許多知識對於保健員都無比重要,一個小錯誤足以危及長者生命,所以我堅持要用心上課。」
雖然課程編排緊密,但全靠May姐自身的堅毅,還有中心的同學們互相鞭策,才順利考試過關。
她感恩有一群「不打不相識」的同學,上課總是問題多多,下課又會繼續圍著討論內容,好像真的回到從前的校園時光。
她年過半百依然好學不倦。
再培訓增值?睇下有咩課程啦!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