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聽障特殊學校——「路德會啟聾學校」,去年十月迎來幾位青年跳繩導師,到校園教授為期兩個月的免費跳繩課程,當中年僅21歲的羅家俊教練,是首次接觸聽障人士,他笑言自己並非教練,反而似是學生,過程中從零開始學習與聽障學生溝通。
#家俊:估唔到佢哋咁勤力!
自學手語 教跳繩
羅家俊雖然年紀輕輕,在跳繩界卻經驗豐富,他曾在中國跳繩公開賽中得到總成績季軍的佳績,並已擔當跳繩導師五年,教授聽障學生卻成為一大挑戰。
#他們努力 克服一切困難去練習
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指示,家俊特別到圖書館睇書自學手語,希望「我手講我心」。
經過兩個月的訓練,家俊別有一番感受︰「訓練初期的確遇到不少困難,學員比較怕陌生人,更有不少同學初期不想上堂。但欣喜的是看到學員由抗拒練習到自發練繩,邊跳邊笑,都是我們練習的動力。聽障人士比較容易專注,當他們產生熱情時會落力練習,更顯耐力和毅力。儘管他們聽不到,但只要在簡介動作時多做幾次,甚至逐個學員示範,大家都能成功。」
聽障學童要學繩,面對的困難更多及更難處理,當看到大家努力克服挑戰,教練另有體會。「他們佩戴助聽器有礙跳繩,邊戴邊跳會容易跌,但除下又聽不到拍子,但他們仍然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去練習,讓我反思自己曾否為興趣如此投入及付出過?」
家俊以手語和身體語言教授跳繩。
家俊希望學員跳得開心,透過這個表演展現到他們的活力和學習能力。「他們不是大家所想在孤僻的一角,可以透過跳繩融入這個大群體,做到傷健共融。」佢哋講嘢會夾雜些怪音,要好俾心機去聽。
「他們有心學習的,他們的進步甚至比普通人更大。」家俊坦言聽障學生更能專注練習皆因相比起傳統學校,他們較少補習課,能騰出時間練習。身為導師,喜見學生會花小息、午膳和課後時間,甚至停課兩週期間也會主動練習。
原來只須努力做,我都做得到。
【傷健共融大舞台「繩」就未來】
兩個多月以來,家俊與學生由陌生人變成朋友。聽障學生難以透過言語表達心聲,卻會拿著繩子在家俊教練面前,跳出新學會的花式動作,家俊每逢看見他們的跳躍,就會一臉滿足。
#跳繩只係一對門,打開後俾佢哋更容易接觸其他運動。
完結課程後,家俊更帶領12位聽障學員跳上大舞台,展示學習成果,參與「香港花式跳繩會十週年慈善大匯演」,匯演籌得的善款在扣除製作成本後,更全數捐贈路德會啟聾學校作體育發展用途。
家俊認為那次雖然並非是完美的表演,過程中有不少瑕疵,但他最感動是讓本來被動的聽障學生,可自信地在幾百人前演出,這是一個毅力的證明,是一件很勇敢的事。
閃爍的舞台由毅力搭建!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