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館睇跑馬地歷史 前事不忘後事之鞭

 2024-11-28
大館睇跑馬地歷史   前事不忘後事之鞭

中環「大館」現正舉辦年度文化遺產專題展覽「跑馬地:文化景觀」,展覽探索跑馬地的歷史變遷及其文化景觀的多元面貌。不僅回顧跑馬地的演變歷程,也強調了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如何塑造當前的社會面貌,值得大家一看。



珍視過去現在 深思未來挑戰

展覽追溯跑馬地的風貌特質,從歷史、建築和自然景觀等多個角度,解讀其背後的人類活動。展覽透過一系列歷史事件,包括溪流改道和填海造地,了解這些變化如何影響環境,以及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並引發大家對於公共衛生、環境健康及氣候變化等當前挑戰的深思。


立體地形模型 了解非遺聯繫

展覽一大亮點是大型立體地形模型,展示了跑馬地的地形特徵之餘,還透過立體投影技術,邀請大家辨識和了解跑馬地的重要元素,讓觀眾深入思考城市遺產與自然環境、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的聯繫。


社區日常事聲聲入耳 影片展現區內多樣性

展覽會播出跑馬地的聲音記錄,讓大家了解社區的日常生活,並通過今天跑馬地的社區影片,呈現出地區的多樣性和活力,讓大家沉浸在跑馬地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中。


展覽也深入探討跑馬地的文化體驗,包括賽馬文化、運動與康樂、儀式、記憶與社群等主題。這些主題共同構成了人們對跑馬地日常生活的認知,並彰顯了人與環境互動所衍生的深刻意義。展覽強調社區匯聚不同社群的故事,促進更多的互動與交流。


「跑馬地:文化景觀」

展期:即日至2025年2月23日

時間:11am-7pm

地點: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01座複式展室

免費參觀


【同區加映】

馬照跑外叮照叮 沿軌細味港島情

電車作為香港其中一種最早出現的交通工具,其路軌見證這座城市的海岸線及土地用途的變更。因此,為配合今次展覽,便推出親子電車工作坊,帶領參加者坐上電車探索城市,讓父母與小朋友透過觀察及藝術創作,認識港島的發展史。


坐上電車,穿梭西環至跑馬地的街道,沿途透過歷史照片對比城市的今昔面貌,細看填海造地後的變化。父母更可與小朋友一起製作手繪地圖,深入認識所居住的城市,了解人類及自然環境的關係。


搭「叮叮」看都市變遷:電車工作坊

日期:

2025年1月12日(星期日)

2025年1月18日(星期六)

時間:10:30–12:30/15:00–17:00

地點:西環干諾道西屈地街電車廠及跑馬地

費用:HK$430(1大1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