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將於下月舉辦「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畢加索——與亞洲對話」特別展覽,屆時將展出60多件畢加索傑作以及逾80件亞洲及海外亞洲藝術家作品,想欣賞畢加索畫作的朋友們記得不容錯過!
【逾60件大師真跡 不在天邊近在眼前】
法國五月藝術序幕 全新視角閱讀大師
「畢加索——與亞洲對話」由M+與法國五月藝術節聯合呈獻,亦是2025年法國五月藝術節的開幕節目。展覽向大家帶來畢加索(Pablo Picasso)的作品之餘,也包含其他博物館、基金會及私人收藏借出的多個精選藏品。
對上一次在港舉辦的大型畢加索展覽至今,轉眼已十餘年,是次並與亞洲展品同場展出,是前所未有的新視角。故藝術愛好者宜藉這好機會,共同探索畢加索對藝術的影響力,及在這個時代成為藝術家的意義。
揭天才創作原動力 在主流邊緣創新猷
今次展覽分為四個部分:天才、局外人、魔法師和學徒,分別呈現畢加索不同特點和時期的作品。「天才」靈感來自畢加索讓人驚嘆的藝術創造力,讓他得到「天才」的稱呼,更讓我們思考,到底他的藝術細胞真的是與生俱來,還是後天努力?畢加索終其一生對創作和實驗都不倦不懈,比誰都努力,故此他是天才與否,值得大家邊欣賞邊思考。
「局外人」源於藝術家的小眾與獨特性。畢加索早期的作品已背離傳統的學院派藝術風格,描繪社會邊緣人物。
後來,畢加索也成為立體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掀起一場顛覆現實主義繪畫的藝術運動。畢加索在創作中加入其他文化和藝術傳統,使筆下作品縱使十分多元,卻始終游走在主流邊緣。
觀摩如何點石成金 青出於藍一代大師
第三部分「魔法師」,形容畢加索能把尋常的場景和物件轉化成非凡藝術作品、點石成金的能力,藉此頌揚他在藝術界的巨大影響力。他認為繪畫是另一種形式的日記,從他的作品中,不僅能感受繪畫的情感和狀態,更能從他寫詩的靜物畫和人像中看見他的生活碎片,也能看出他常從日常中發現新奇事物的有趣之處。
最後是「學徒」,畢加索雖是著名的藝術家,但他的作品也會借鑒歐洲「古典名作」,例如非洲雕塑。今次展覽中的展品,皆廣涉西方藝術史的不同時期和風格,由伊特魯里亞、古希臘和羅馬,以至文藝復興、巴洛克和後印象派,畢加索展現出「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最終成就超越前人。
「畢加索——與亞洲對話」
展期:2025年3月15日(周六)至7月13日(周日)
地點:M+博物館2樓西展廳
門票詳情
Chill人學堂
文化
生活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