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港島、九龍的英式建築和傳統廟宇,新界的古蹟似乎停留在另一個國度,另一個時空。來到元朗,除了B仔涼粉、老婆餅外,要數當中最能代表傳統新界居民的,非圍村莫屬,而這次要介紹的並不是著名的吉慶圍,而是被披上一層神秘面紗的錦田六圍之一──永隆圍。
永隆圍位處元朗錦田,與鄰近的吉慶圍、泰康圍、南圍、北圍和新圍合稱「錦田六圍」。「錦田六圍」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而這六座由鄧氏族人鄧伯經、鄧瑞長和鄧國賢建立的村落,真正成形就要等到明朝的成化年間(即1465年至1487年),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錦田六圍」起初並無圍牆,只是到了清朝康熙初年的遷界令導致寇盜成患,才逐漸加建城牆和護城河等防衛設施。
如今的永隆圍隱藏在停車場之內,門前亦標示致著「遊客止步」的字樣,實在會令不少人卻步。永隆圍的整體布局經過多年的拆遷重建後,早已與傳統圍村有所分別。一般的圍村,圍門以及神廳都會在中軸線之上;而永隆圍的圍門就因風水原因由西面移至南面。
1. 耕心堂(三級歷史建築物)
耕心堂是屬於永隆圍的「卜卜齋」,位處圍村外圍,是由鄧耕心在1880年代興建的。所謂的「卜卜齋」,即是私塾,閒時是專門為鄧氏小孩供書教學的地方;而每逢節日,婚宴、喪事、元宵點燈,此處就會被用作家祠。
2. 圍門(二級歷史建築物)
雖然永隆圍的圍門因泰康圍的建成而產生風水問題,繼而拆遷,但現存的圍門仍相當具有歷史意義。圍門是圍村的唯一入口,在2010年就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圍門之內,放滿由鄧氏族人所獲得的文武科舉功名牌匾,相當珍貴。
3. 眾聖宮(三級歷史建築物)
眾聖宮位於原來的圍村中軸線盡頭,是圍村居民供奉神祇的地方。今日大家所見的眾聖宮,在1959年曾經重建,後來在2010年才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眾聖宮內供奉着以觀音為首的11位神祇,而按照圍村傳統,村內的居民都需要輪流保管頭牌,並每日上香供奉兩次。
溫馨提示:
今次帶大家深入元朗的圍村,一般情況下都是「遊客止步」,但只要得到村長的允許,亦可以入內參觀。
永隆圍的圍門極具歷史價值,值得大家窺探一下。
古蹟資訊︰
永隆圍
地址:元朗錦田永隆圍
開放時間:不對外開放
級別:圍門被列為二級歷史,眾聖宮和耕心堂都是三級歷史建築
【古蹟的故事】
永隆圍的功名牌匾要在古代科舉之中獲得功名牌匾絕非容易之事,而圍門之內就有文武科舉不同的功名牌匾,真可謂光宗耀祖。凡是科舉制度,無論文武,都有相近的流程,地方考生就要先通過童試,才可參加鄉試或入學讀書。
鄉試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至六名者稱為「經魁」,第七名至十名者稱為「亞魁」,第十一名以後都稱為「文魁」。
通過鄉試的舉人可繼續考會試,會試合格的考生稱為「貢士」。至於圍門內的「進士」牌匾,就是指通過殿試的鄧氏族人。
古蹟古鄉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