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避風塘內,過去一直有全港唯一一艘水上天后廟船。該艘傳統中式木船在避風塘已經有68年歷史,過去一直是附近漁民祈求神明保佑的宗教場所。本月3日,天后廟船正式遷移上岸,在銅鑼灣消防局「登陸」,成為全港唯一所三角水上天后廟,供善信參拜及祈福,讓避風塘的廟船信仰得以傳承下去。
大批市民善信到新廟參觀參拜。
唯一水上廟船 泊避風塘多年
水上天后廟前身為三角天后宮,1955年起開始碇泊在香港仔及銅鑼灣避風塘,一直是本港唯一一艘水上廟船。自此,不時有漁民前往參拜,祈求神明保佑。而因船隻大小所限,每次只能容納最多9名善信同時拜神,且上廟參拜亦要乘搭駁艇來回,但亦因以成為廟船的一大特色。
就此,廟方於1989年開始向政府提出,希望讓廟船覓地重置上岸。到了2019年,終獲政府批出銅鑼灣消防局旁,前敬記船廠維園道用地建廟,並於本月3日舉行三角天后廟開幕儀式,將天后神像遷移上岸。
天后廟船於海上飄泊已有 68 年。
新廟仿廟船 配合木構建築風
三角水上天后廟船上岸工程,由爭取撥地、策劃至完成,歷時超過30年。新三角天后廟仿照原來廟船的設計布局,採用船型設計,靠近海旁,並配合中國傳統木構建築藝術。
三角天后平安堂主席、現年62歲的梁帶好,正職是電力維修師傅,多年來一有時間便會到廟船打理。他憶述,三角天后宮原於澳門和香港之間的珠江三角洲。平安堂最初停泊在澳門海面,至1955年才停留在香港仔和銅鑼灣一帶,現時的廟船已是第三代。20世紀中期日軍侵華,為避免神明被破壞,一名羅姓漁民將天后像遷移到住家艇上,之後與一眾漁民合力籌錢建立廟船,成立「三角天后平安堂」。
本月 3 日,廟船及天后像遷移上岸。
平安堂主席:望成新文化景點
梁帶好坦言,廟船帶來很多美好回憶,亦非常懷念坐在船頭看日出日落的日子。對於將廟船搬上陸地,他直言,曾覺得辜負了上一代,認為自己沒有好好「守住神」,但其後明白,搬到陸地才是令三角天后平安堂可以代代相傳的最好做法,因可以讓廟船的歷史及文化能流傳下去。他並希望三角天后宮能成為新的文化及旅遊景點。
梁帶好認同廟船上岸有助承傳文化。
新三角天后廟位於銅鑼灣消防局旁。
【古蹟資訊】
三角天后平安堂
評級:無評級
地址:銅鑼灣維園道111號(即銅鑼灣消防局旁)
交通:乘搭110號隧巴或18號往東區方向,於銅鑼灣避風塘下車,沿北角方向步行約5分鐘到達。
【古蹟的故事】
平整工程一度缺資金 幸得公眾捐款以延續
全港唯一三角水上天后廟,本月3日正式遷移上岸。大會當日舉行「三角天后廟開幕儀式」。一眾主禮嘉賓齊心上香,進行切燒豬儀式,祈求天后娘娘庇佑社區,造福居民。廟方指出,往後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均會舉行天后誕慶祝活動。
新廟選址原為空置沙灘,需先平整地盤才能建廟,總工程造價預算為1,000萬元,平整工程費佔造價一半。委員會初期缺乏資金,幸經公眾捐款達800萬元支持得以完成工程。
三角天后平安堂上岸後,每年需向政府繳交約數十萬元地租及支付日常運作開支。因此,廟方期望善信及公眾捐款,讓漁民傳統文化習俗得以承傳,並借新景點協助推動本地旅遊業。
古蹟古鄉
民生
文化
生活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