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甲子灣仔藍屋 基層生活動感史冊

 2025-01-09
兩甲子灣仔藍屋  基層生活動感史冊

建於1922年的灣仔藍屋,見證本港基層生活,至今已有逾百年歷史。該樓宇一直作住宅用途,樓下則曾作武術學校及針灸診所。其後,該屋交回政府並一度擬議重建發展,但最終決定活化「留屋留人」,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最高榮譽的保育大獎,讓居民繼續居住在歷史建築至今。


藍屋地下保留「華陀醫院」招牌。


2006曾擬重建發展 街坊力爭變成活化

石水渠街72號位置,早於十九世紀建有一所名為「華陀醫院」的灣仔街坊醫院,醫院關閉改用作廟宇供奉華陀。1922年重建後的72號地下,保留了華陀廟在大廈地下的特色,其後於1950年代改為武術學校,1960年代起再改作針灸診所。在1978年,石水渠街72號「藍屋」,聯同旁邊兩幢72A和74號建築業權轉交政府。


2006年政府一度打算拆掉附近一帶的舊建築重新發展,藍屋街坊力爭「留屋留人」,於2017年完成歷時4年的復修工程,保留部分單位內的木門、地磚及天花板木樑,並加建洗手間、升降機及消防設施,讓14戶居民重新遷入居住。


藍屋不時舉辦社區活動。


2017獲保育「卓越大獎」 本港首奪該項殊榮

這種建築群「留屋留人」的活化計劃,於2017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育獎項的最高榮譽「卓越大獎」,是本港首次獲得該項殊榮。


另外,地下的商店則改建成由聖雅各福群會營運的香港故事館,向遊人介紹本土文化特色為題辦展覽及工作坊,並不時舉辦活動加強社區的連繫。


藍屋一間地舖活化成香港故事館。


內部改建氛圍不變 了解老香港好去處

香港故事館計劃主任曾志雄分享指,藍屋所在地石水渠街一如其名,因該處一條水渠露天明渠,至上世紀60年代改為暗渠,溪水由摩利臣山向北流入大海。上世紀中葉,石水渠街一直是灣仔區內基層集中地,因位處山邊,保留了不少唐樓。


曾續指出,在多年來灣仔反覆經歷重建的過程中,藍屋僥倖成現存唯一一棟保留下來的基層民間建築,這源於當時一群社工提出社區的寶貴之處,及灣仔重要的社會價值,建築物才得以保留下來。雖然藍屋內部被改建,但仍標誌著早期香港基層的生活,是了解老香港生活文化的好去處。



【古蹟資訊】

灣仔藍屋

評級:一級歷史建築

地址:灣仔石水渠街72、72A、74、74A號

交通:灣仔站A3出口,經柯步連道及灣仔道步行約10分鐘


【一掃就知藍屋活動】

https://vivabluehouse.hk/


【古蹟的故事】

主色灰變藍 源於用剩油漆

歷史能追溯到1920年的藍屋,一開始其實並不是藍色,而是灰色,直至1996年政府委託的承辦商油漆工人將水務署用剩的藍色油漆為72-74號三棟已收購地段的外牆翻新,「藍屋」因此得名。


藍屋各座舖居樓高四層,是以灰泥抹面的磚構建築物,而每兩座舖居之間有木樓梯通往樓上的住宅,住宅布局呈長方形,在正面外牆有懸臂式露台。露台則懸伸在街上,由鋼筋混凝土托架支撐,露台並裝有鐵製的裝飾扶欄或欄杆,舖居有對開式的玻璃門通往外廊,是當時典型擁有寬闊露台、上居下舖的戰前樓宇。


上世紀中葉,石水渠街藍屋一帶屬基層集中地。(歷史圖片)



古蹟古鄉

民生

文化

生活

學習



相關文章


吉慶圍──鐵門+護城河+圍牆古蹟古鄉

吉慶圍──鐵門+護城河+圍牆

今期的古蹟古鄉,帶大家來到新界的另一端——元朗錦田。錦田古稱「陳田」、「岑田」,因明朝的一次饑荒...

激罕中式教堂!睇盡道風山六大必賞靚位古蹟古鄉

激罕中式教堂!睇盡道風山六大必賞靚位

在沙田這個傳統香港先民聚居的地方,有不少廣為人知的宗教建築如寶福山、萬佛寺等,而在沙田火車站的...

遊東龍島 睇碧海斷崖炮台石刻古蹟古鄉

遊東龍島 睇碧海斷崖炮台石刻

在西貢區的最南端,有一個名為東龍洲(古稱南佛堂,常稱東龍島)的島嶼,這個偏遠海島只有2.42平方公...

萬佛寺真有萬尊佛像?古蹟古鄉

萬佛寺真有萬尊佛像?

講述了吉慶圍鐵門的故事後,今期的古蹟古鄉就帶大家回到沙田,探討一個沙田居民疑惑多年的問題,到底...

魔鬼山──曾經的軍事據點古蹟古鄉

魔鬼山──曾經的軍事據點

上一期古蹟古鄉為大家解答了萬佛寺是否真有萬尊佛像後,今期就帶大家看一看位處西貢區和油塘區交界的...

九龍水塘竟然係新界首個水塘?!古蹟古鄉

九龍水塘竟然係新界首個水塘?!

九龍水塘,雖然名為九龍,但其所在之處卻是位於新界沙田區西南面的金山郊野公園之內,由九龍水塘、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