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潭尾現明代古墓群 能否保留未知數

 2025-09-18
牛潭尾現明代古墓群  能否保留未知數

為配合新田科技城發展收地,元朗牛潭尾正進行徵地工作,過程中意外發現新潭路近翠逸雅園一處山坡,有明朝古墓群。墓地豎立的6塊墓碑中,部分可追溯至「皇明崇禎拾年」。有學者指出,該墓葬的保存狀態良好,整體結構基本保持完整,加上墓葬自明代以來未經修復,結構保存尤為罕見,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雖然如此,墓碑已貼有徵地告示,指需於10月底前遷移,能否保留古蹟仍屬未知之數。


牛潭尾新潭路發現明代古墓群。


近過渡屋山坡見6墓碑 其一刻有「從拙鄧公」

該古墓群位於元朗牛潭尾過渡性房屋「新田部屋」附近山坡,山坡被樹木覆蓋,入口隱秘。被發現的6塊墓碑中,有較完整墓碑刻有「皇明崇禎拾年」字樣,距今約388年;另刻有「明」字墓碑卻已破損,碑石下半部分失去蹤影。而其中一個墓碑上刻有「從拙鄧公」,相信屬龍躍頭鄧氏所有。


由於墓碑所在地段,已被納入北部都會區中,定為新田科技城的發展範圍興建房屋及道路,因此地政總署於今年3月貼出告示,指墓碑須在10月底前遷移。龍躍頭原居民代表其後表示,該處為龍躍頭的「分房」之墓,村民正在與地政總署接洽以協調安排。


現場發現6塊墓碑,部分仍十分完整。


其中一個墓碑刻上主人為「從拙鄧公」。


學者:明以來冇修復 並指結構保存尤罕見

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榮譽副研究員梁基永向《我家》表示,在元朗牛潭尾北新潭路發現的一處明代墓葬群,規模龐大且佔地廣闊。他認為,該墓葬的保存狀態良好,整體結構基本保持完整,且未曾進行重大修繕。6塊墓碑中,有至少4塊保存完好並維持原來位置,僅少數出現損毀。全座墓葬自明代以來未經修復,結構保存尤為罕見。


他解釋,雖然本港尚有其他未經重修的明代墓葬群,但該墓在規模與完整度方面均屬本地之最,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並可透過相關族譜及相關文獻展開考據。同時,該墓葬可以物質形態見證明代歷史,反映當時的建築技術,例如「灰砂版築」三合土結構,此工法與東莞、增城及廣州地區出土的明代墓葬一致。


梁基永認為,雖然廣府地區尚存一定數量的類似古墓,但在本港境內具規模且保存完整者極為罕見。因此,現階段有高度必要及迫切性,加強保護相關墓穴。


梁基永認為加強保護此墓具迫切性。


新田科技城屬北部都會區發展重點。(概念圖)


【古蹟資訊】

牛潭尾明代古墓群

評級:未有評級

地址:元朗牛潭尾新潭路

交通:乘九巴76K線於碧豪花園分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


【古蹟的故事】

清代遷界令 「趕絕」古蹟文物

本港明代的古蹟文物絕無僅有,或與清廷在本港「遷界」有關。公元1662年,清廷為防沿海居民打擊明朝遺臣鄭成功下令遷海,命令沿海居民須向內陸遷徙50里。由於香港位於遷界令範圍內,居民被迫離開家園,因此本港幾乎沒有明代以前建築古蹟,遷界令前的文物亦十分罕有珍貴。


因此,本港自明代遺留下來的地面建築僅剩墓葬,但由於慎終追遠的習俗關係,不少古墓均經子孫重修。因此,本港其他地方只發現少數源自明朝的墓葬,而且其建築風格和材料亦已糅合清代的成分及元素。


發展局發言人回覆指,古蹟辦已到相關明代墓地現場實地視察及拍照記錄,正審視相關資料,研究有關墳墓的歷史價值;古蹟辦完成研究後,將會與土拓署商議合適安排或緩解措施,往後處理將視乎古蹟辦的研究,及古蹟辦與土拓署的討論結果。


墓碑位於新田部屋附近山坡,位置隱蔽。



古蹟古鄉

民生

文化

生活



相關文章


吉慶圍──鐵門+護城河+圍牆古蹟古鄉

吉慶圍──鐵門+護城河+圍牆

今期的古蹟古鄉,帶大家來到新界的另一端——元朗錦田。錦田古稱「陳田」、「岑田」,因明朝的一次饑荒...

激罕中式教堂!睇盡道風山六大必賞靚位古蹟古鄉

激罕中式教堂!睇盡道風山六大必賞靚位

在沙田這個傳統香港先民聚居的地方,有不少廣為人知的宗教建築如寶福山、萬佛寺等,而在沙田火車站的...

遊東龍島 睇碧海斷崖炮台石刻古蹟古鄉

遊東龍島 睇碧海斷崖炮台石刻

在西貢區的最南端,有一個名為東龍洲(古稱南佛堂,常稱東龍島)的島嶼,這個偏遠海島只有2.42平方公...

萬佛寺真有萬尊佛像?古蹟古鄉

萬佛寺真有萬尊佛像?

講述了吉慶圍鐵門的故事後,今期的古蹟古鄉就帶大家回到沙田,探討一個沙田居民疑惑多年的問題,到底...

魔鬼山──曾經的軍事據點古蹟古鄉

魔鬼山──曾經的軍事據點

上一期古蹟古鄉為大家解答了萬佛寺是否真有萬尊佛像後,今期就帶大家看一看位處西貢區和油塘區交界的...

九龍水塘竟然係新界首個水塘?!古蹟古鄉

九龍水塘竟然係新界首個水塘?!

九龍水塘,雖然名為九龍,但其所在之處卻是位於新界沙田區西南面的金山郊野公園之內,由九龍水塘、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