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北區)夜火藻打卡熱 三門仔㷫烚烚

 2021-02-11
(大埔北區)夜火藻打卡熱 三門仔㷫烚烚

自上月底大埔三門仔海邊,再出現俗稱「藍眼淚」的夜光藻,恬靜的水面出現閃爍藍光令人讚嘆,吸引眾龍友前往舉機。龍友教路進入三門仔村後,沿樓梯往北面沙灘光害較少,是捕捉「藍眼淚」理想地點。近期假日有近百人到訪,噪音、亂拋垃圾及違例泊車都對村民造成困擾。另外,「藍眼淚」其實是隨紅潮衍生,反映海水或正受污染。


恬靜水面藍光閃爍,令人讚嘆。


「藍眼淚」曾獲美國傳媒評選為世界15大奇景之一,英語更有「sea of stars(星光海洋)」或「sea sparkle(閃爍海洋)」的美譽,增添了幾分浪漫。


「藍眼淚」重臨大埔三門仔海邊。


多處現「藍眼淚」
包括烏溪沙石澳西貢


三門仔以外,烏溪沙、石澳及西貢浪茄灣近期均出現「藍眼淚」。惟石澳及浪茄灣距離市區較遠,烏溪沙則容易受到光害影響,因此三門仔過去一直成為「藍眼淚」的熱門朝聖地。

上月底,有龍友在社交網站貼出剛在三門仔拍下的「藍眼淚」照片,隨即引起「打卡」熱潮,由於「藍眼淚」不定時出現,也大大增加了「打卡」的吸引性,不少人一到晚上便走到三門仔一睹「藍眼淚」的風采。


三門仔日間海水混濁,有垃圾浮在水面。


亂拋垃圾噪音滋擾
曾有海面點燃鋼絲絨


惟人多滋擾行為亦多,大批遊人慕名而至,造成亂拋垃圾及產生噪音,為此上月底有義工組團自願到三門仔淨灘。義工Kammy直言,當日垃圾很多,在三門仔執拾共80袋達290公斤垃圾,當中單是膠樽已有八袋達到18公斤。

此外,過去更有人在岸邊擲石頭或直接觸摸海藻,希望激起浪花令更多「藍眼淚」出現。2015年,有龍友為求「突圍而出」,更在海面點燃鋼絲絨,製造藍光與火圈的光影塗鴉效果,最終被各界狠批破壞環境,更一度惹起村民不滿,也侵害鄉郊的寧靜。



有義工執拾共80 袋達290 公斤垃圾。


專家:白天啡紅色較難察覺

「喺某啲容易積聚有機物、輕度受污染嘅地方,當旱濕季節交界、溫度回暖嘅時候,特別容易滋生夜光藻等大量微生物同埋浮游動植物!」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向《我家》解釋,夜光藻屬海藻的一種,形狀呈圓形如鈕扣,因為體形微小、呈半透明,所以白天呈啡紅色故較難察覺,到夜晚受刺激發出藍光,才能較易發現。

他續指,除了大埔,長洲及大嶼山以南經常有夜光藻出現。夜光藻需要符合幾個條件才能形成,水體營養豐富、水體平靜及陽光充足。不同水質及條件會孕育不同海藻。


然而,由於它們日間會浮上水面進行光合作用,假如增生迅速會令水體氧氣不足,導致海藻死亡,在細菌分解作用下會耗用更多水中氧氣,加劇水底缺氧情況,令珊瑚、貝類、固定底棲生物遭殃。


夜光藻日間呈啡紅色,出現在輕度受污染的地方。



莊棣華指出夜光藻屬海藻的一種,隨溫度回暖的海水而出現。


劉志成:生態旅遊利多於弊

夜光藻背後帶出海洋污染的訊息。大埔前區議員兼汀角路民生關注組主席劉志成表示,三門仔每年均會出現夜光藻熱潮,人流只是一時增加,相信「藍眼淚」熱潮過後或藍光藻消失,人流自然會減少。


劉志成指三門仔每年均會出現夜光藻熱潮。


籲遊人守規矩愛惜自然

劉志成直言,過往的確曾有人作出滋擾的行為,如因要擲石頭而破壞防波堤,惹來村民不滿,惟他相信,只要遊人守規矩,愛好環境,相信生態旅遊正面效果比負面多,因有助當區經濟之餘,亦讓市民認識生態環境。他呼籲遊人盡量乘搭巴士或小巴前往,避免影響村民正常出入。

要前往三門仔,遊人可在大埔墟港鐵站外乘坐專線小巴20K線或九巴74K線,於三門仔總站下車,進入三門仔村後,再沿小路前往沙灘。


三門仔巴士總站經常有違例泊車,阻礙交通。



前往三門仔, 可乘坐小巴20K 線或九巴74K 線。


【潮漲潮退 最佳拍攝時機】

由於較暗的環境才能拍攝微弱發光的夜光藻,因此要影靚相須帶齊器材,做好充分準備。專業攝影師RaymondChow表示,拍攝夜光藻需要一台可以調整快門與光圈的相機及固定腳架。當潮漲或潮退時,浪花自然刺激夜光藻發光,便是最佳拍攝時機。

他教路,拍攝快門調至大約2至10秒,如要遠景清晰需要用上細光圈如f/8,而調較慢快門長時間曝光如10秒以上,便可拍出藍眼淚霧化效果。

如要進一步提升相片質素,Raymond提議要裝上偏光鏡,消除水面反光,令藍眼淚更清晰。至於提高ISO感光度,則可令同一個曝光設定的相片中,有更多自然光攝入相中,令藍光更突出,惟感光度愈高則雜訊愈多。

他提醒攝影愛好者要注意拍攝以安全為大前提,尤其是潮漲或潮退時要注意水位,免生危險。



夜光藻日間難以察覺,晚上受刺激發出藍光。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

環保



相關文章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地區焦點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

單車安全,不容輕視!有「牛下女車神」之稱的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日前在其個人社交網站發文,嚴正...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地區焦點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

潮濕,是香港的特色之一。每當冬去春來,又濕又熱且焗的天氣固然難受,但對於家家戶戶來講,最苦不堪...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地區焦點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

近年多區違例泊車問題日趨嚴重甚至失控,頓然成為社區計時炸彈!一個月前,沙田牛皮沙街發生的一宗奪...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地區焦點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

今年不但是豬年,更是港人熱烈討論野豬的一年,因為近來牠們常常走到市區,去年就有7宗野豬襲擊人類的...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地區焦點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

那些年,我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走入人山人海的書展會場,一本本色彩繽紛的兒童圖書目不暇給;長大...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地區焦點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

踏入暑假,夏日炎炎,一家大細到海邊玩水消暑是不錯的選擇,近年不少人更會選擇去摸蜆作樂。不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