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將軍澳第137區臨海政府用地,發展局正計劃興建臨時混凝土配料廠,以取代油塘混凝土廠。該計劃已於上月向城規會正式申請,為期七年。有將軍澳團體發起聯署,強烈反對有關重置計劃。有議員促請當局另覓其他合適選址或其他方案,如另覓「岩洞」重置,減低對民居的滋擾,以免影響第137區長遠的整全發展。
政府計劃於佛堂澳興建臨時混凝土廠。
擬發展有效期最多七年
根據該局向城規會申請的文件顯示,擬建的新混凝土廠計劃於將軍澳第137區佛堂澳政府用地興建。佛堂澳位於將軍澳工業邨西南面的臨海位置,目前屬「其他指定用途」註明「深水海旁工業」地帶。
該混凝土廠發展有效期不多於七年,包括短期租賃招標程序,建造混凝土配料廠及其後的營運。該廠房設有兩條生產線,工廠最大設計生產能力為每天2,880方立米。廠房將於每日朝七晚七營運。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上月在立法會一個工務小組會議時指出,油塘現時的混凝土廠用地將來另有發展,而搬遷到將軍澳第137區的混凝土廠只屬臨時性質,長期混凝土選址當局亦已展開作研究。
油塘混凝土廠因另有發展,需要重置將軍澳。
區議會上,部門簡報擬建混凝土廠事項。
出入與日出康城用同路
由於出入佛堂澳與日出康城共用相同道路,日出康城亦是距離混凝土廠最近的住宅社區,因此不少將軍澳居民,一直擔心混凝土廠將對該區的環境、交通安全、空氣質素和噪音造成影響。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向《我家》表示,早前他就環境污染及交通擠塞的憂慮去信發展局,並與民建聯西貢及將軍澳支部主席莊元苳約見局方官員,反對在將軍澳設立混凝土廠。
日出康城距離擬建混凝土廠約2.2公里。
政府指跨灣大橋即將通車,能疏導區內交通。
李世榮:反對建混凝土廠
李世榮認為,既然當局已規劃未來在將軍澳第137區,發展居住達十萬人口社區、興建房屋,再加上多年來的堆填區引的環境問題,令將軍澳居民已忍耐多時,因此他反對將混凝土廠於將軍澳重置,相反應該加快第137區整全發展,包括社區配套及將軍澳以南一直欠缺的社區設施。
李世榮(右三)與莊元苳(左二)約見官員,反對在第137 區興建混凝土廠。
專業動力倡尋找岩洞重置
而專業動力西貢區議員張美雄及方國珊,繼早前發起居民聯署反對後,亦於上月於西貢區議會提出動議,一同促請當局撤回137區興建混凝土廠,另覓其他合適選址或其他方案,如尋找岩洞重置混凝土廠,減低對民居的滋擾。同為民生圓桌發起人的張美雄表示,會繼續尋求各方支援,希望當局撤回決定。
發展局發言人回覆《我家》指,是次申請旨在回應對優質混凝土日益增長的強烈需求,並為政府房屋計劃、九龍市區和港島北岸的地區活化及重建、以及將軍澳已規劃的發展提供支持。
發言人續指,在考慮到需要確定市區及市區邊緣有合適混凝土配料廠的土地,在將軍澳第137區設立混凝土配料廠是有必要的,因要用作支持地區住宅和商業發展增長的混凝土需求,並確保預拌混凝土在短時間內運送到施工現場。
混凝土廠會增加田螺車出入數量。
張美雄(右)表示會繼續尋求各方支援,希望當局撤回決定。
137區發展新社區
料最快2030有居民入住
將軍澳第137區位於將軍澳工業邨以南,旁邊為比較深水的海灣,當中大部分土地在分區計劃大綱圖均劃為「其他指定用途」,並註明「深水海旁工業」地帶。
臨時填料庫計劃2026關閉
有關這個地區早年的規劃意向,主要是為需要海路運輸或需要深水泊位或臨海地方的特別工業而設。其後,2002年底開始用作暫時儲存公眾填料的臨時填料庫,經多次延長使用期後,預料2026年底關閉。
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於2016年12月委聘顧問展開規劃及工程研究,探討該區在臨時填料庫關閉後的長遠土地用途涉及土地面積約80公頃。該研究的目的是檢視第137區的發展潛力和限制。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去年曾透露,經過一段時間研究後,認為該區長遠適合發展為以房屋用途為主的新社區,並且配以商業、社區及基建配套設施。相關部門去年表示會爭取於今年完成研究,並適時公布結果,預料該區最快可於2030年有居民入伙。
油塘混凝土廠過去多次被指污染環境。
學生重返校園
李世榮促增支援
隨着中、小學陸續恢復面授課堂,為嚴防疫情反彈,立法會議員李世榮響應「學生重返校園健康支援計劃」,到訪學校,並贈送防疫物資予學校及學生。此外,他上月中亦在立法會財委會會議上,要求教育局向復課師生免費派發快速檢測包及口罩。
李世榮表示,政府有責任照顧好「一老一幼」,加上防疫不力令學生及家長皆成為受害者,不少家庭的經濟收入大受影響。因此,他認為既然政府要求師生復課時需一日一檢,便應向所有復課師生免費派發快速檢測及口罩,讓師生在安全環境下上課。
而全港抗疫義工同盟與全港社區抗疫連線,上月發起「學生重返校園健康支援計劃」,贈送100萬個兒童口罩、50萬套快速檢測劑、10萬枝消毒搓手液及60萬個成人口罩,支援學校復課。
李世榮(右二)到訪學校,贈送防疫物資。
我家焦點
西貢
交通
民生
生活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