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能源低碳轉型,政府擬於將軍澳新界東南堆填區設立大型太陽能發電場,預計落成後每年可產生最多12兆瓦電力,相當於3,600戶家庭的每年用電量。政府計劃該發電場,將直接向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和污水處理廠供電,項目預計明年分階段動工,以期2026年投產。
新界東南堆填區擬設大型太陽能發電場。
向海水化淡廠污水處理廠供電
繼佐敦谷已修復堆填區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並於今年2月開始運作後,水務署及渠務署計劃於將軍澳新界東南堆填區設置每年發電容量分別最高為10兆瓦和以2兆瓦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場,合共安裝21,000塊光伏太陽能板,以向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和將軍澳基本污水處理廠供電。
據相關的諮詢文件指出,兩個發電場產生的電力,相當於分別3,000戶及600戶三人家庭每年的用電量,從而每年減少共8,400噸的碳排放。除了安裝發電及輸電的相關設施,在發電場附近亦將設可再生能源的導賞及展覽設施,以向公眾提供能源低碳轉型的教育。整個項目預計於2024年分階段展開工程,最快於2026年竣工。
發電場料安裝21,000 塊太陽能板。(概念圖)
該場地產生的電力將為附近污水處理廠供電。(概念圖)
劉啟康指對環保起積極作用
事實上,政府為應對氣候變化,早於2021年發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其中提出會帶頭發展可再生能源,包括在已修復堆填區開展更大型的可再生能源項目,以力爭在2035年或之前,把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燃料組合中所佔比例,由現時不多於百分之一,提升至一成到一成半。
坑口鄉事委員會主席劉啟康表示,相關部門及工程顧問公司,早於8月曾到該會介紹該太陽能發電場項目。他對項目表達支持,認為該建設不僅能減少對傳統能源依賴,亦能夠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對環境保護起到積極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部門與顧問公司到坑口鄉委會簡介工程。右二為劉啟康。
太陽能發電系統的位置位於修復區。
張美雄憂太陽能板反光問題
而西貢區議員張美雄則透露,當初跟署方會面時,已反映居民擔心倘太陽能板反光,會折射到日出康城等已規劃的住宅用地及民居。隨後,署方接納將太陽能板將以不反光款式。他引述署方回覆指出,太陽能板將安裝於海拔較高的位置,遠離已規劃和規劃中的住宅用地視線範圍。同時會將角度作適當調整,把任何潛在的視覺影響減至最少。
張美雄與部門反映擔心太陽能板反光問題。
方國珊盼研增電量予更多設施
至於西貢區議員方國珊則希望,署方可進一步研究加大發電電量,以供應區內更多政府設施,同時要提高太陽能設施抵禦風暴設計,避免像早前懸掛十號風球時,有太陽能板因安裝不妥善,而被強風摧毀的事件再次發生。
水務署及渠務署發言人表示,現時於新界東南堆填區設置太陽能發電場的項目,正於調查和設計階段,水務署和渠務署將根據有關法例規定對生態、水質、郊野公園等進行詳細的環境審查,以評核項目在施工和營運階段中,各方面產生的潛在環境影響,並會實施相關措施減低有關的環境影響。
方國珊希望未來可增加發電量,供應電力予更多設施。
新界東南堆填區 太陽能發電場位置圖
廣泛應用可再生能源 水塘裝浮動太陽能板
堆填區內的廢物仍在降解過程時,會經常導致地面層不平均沉降,因此本身在這段期間不宜進行任何長期發展,其土地用途受到限制,因此政府經探討可行性後,認為在已修復堆填區發展大型太陽能發電場不僅促進堆填區的可持續發展,還可以在香港更廣泛地應用可再生能源。
石壁欖涌船灣淡水湖已採用
除了計劃在已修復的堆填區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外,水務署於2017年及2022年,分別在石壁水塘、船灣淡水湖及大欖涌水塘,安裝三套各100千瓦的小型浮動太陽能板發電系統作先導計劃,以測試模式發電的潛力。
根據水務署資料指出,三個系統每年發電可達12萬度,相當於36戶普通家庭的年用電量,亦為地球每年減少84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並為本港日後發展大型浮動太陽能板發電場提供參考數據,研究本港其餘17個食水水塘,能否長遠加入發電行列。
大欖涌水塘設有小型浮動太陽能板發電系統。
【居民有話兒】
「分區委員會有效反映意見」
2023年區議會一般選舉將於12月10日舉行,候選人提名期則訂於本月17日至30日。今年選制完善後,全港地區直選共分為88個議席,由逾433萬已登記選民投票選出,當中西貢分為三區,包括:西貢及坑口、將軍澳南及將軍澳北區,各區選出兩名直選區議員。而全港地區委員會界別則選出176個議席,由當區的地區委員會界別選民選出。地區委員會即現時十八區的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
市民莊女士表示,她經常到訪的地區辦事處,是由當區分區委員會委員擔任幹事。因此,她不時向對方反映地區問題,希望對方能協助向政府部門轉達解決。她認為三會委員有一定地區工作資歷,相信經該界別選出的區議員,未來可有效反映市民對地區的不同意見。
莊女士認為分區委員可協助解決地區事務。
另外,市民馮小姐則認為,分區委員會比整個地區的區議會更仔細,可有效代表居民就個別分區向政府反映民生意見。她又期望,新一屆區議會可重新聚焦對地區民生的關注,對區內有需要人士提供更適切的援助。
馮小姐期望新一屆區議會可聚焦民生。
我家焦點
西貢
民生
生活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