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邊境禁區開放,農曆新年前迎來好消息!保安局1月24日宣布:乘坐專線小巴59K線入沙頭角蓮麻坑村,豁免須持「禁區紙」的規定,以便利市民到訪去年開放的紅花嶺郊野公園。不少市民趁長假隨即到訪探秘,令蓮麻坑熱鬧不少,惟有地區人士透露,隨放寬規定問題陸續浮現,如小巴服務供不應求及環境衞生變差。
保安局實施新措施,便利市民到訪紅花嶺郊野公園。
蓮麻坑村保留濃厚鄉村氣息。
下車後直接出發到各景點 如碉堡鉛礦洞紅花嶺郊園
就紅花嶺郊野公園於去年開放,保安局於1月24日刊憲宣布,當日起落實開放蓮麻坑村附近一段邊境禁區路段,豁免乘坐專營小巴通過該禁區路段的人士申請「禁區紙」的要求,以回應居民及遊客可更便利前往蓮麻坑村及紅花嶺郊野公園的訴求。
由當日起,市民及遊客可從上水港鐵站乘坐專線小巴59K號線,直接途經相關禁區路段進入蓮麻坑村,而毋須如過往需要在車上由警員檢查「禁區紙」。下車後,市民可直接由蓮麻坑郊遊徑出發,前往麥景陶碉堡、蓮麻坑鉛礦洞及葉定仕故居等景點,亦可經紅花嶺郊遊徑前往沙頭角方向,遊覽印洲塘一帶及深圳梧桐山的景色。
坐綠Van豁免禁區紙實施後,乘客大增。
班次供不應求礙村民出入 另亦見公廁損壞一地垃圾
在新豁免規定實施首周,已隨即吸引不少行山客及遊客經專線小巴進入蓮麻坑村及紅花嶺遊玩,59K線乘車需求大幅增加,原訂班次嚴重供不應求,甚至影響蓮麻坑村村民出入。
就此,該村村公所迫不得已在站頭貼出告示,希望遊人可先讓有需要的村民外出工作及購買日用品。而人多亦令環境衞生變差,蓮麻坑村的公共設施在開放首周使用人次大增,有公廁設施因而損壞待修,垃圾桶滿瀉後遊人繼續扔垃圾,導致散落一地。
立法會議員陳月明向《我家》表示,在開放消息宣布後第二日,有不少遊人專程到北區或過關搭小巴前往蓮麻坑村出發行山,人流至少比開放前增加三成。雖然政府在設立新郊遊徑時,便設立更多路牌指示遊客,但她認為配套設施,如公共地方及公廁有必要加強清潔及維護,小巴的班次亦應在周末或公眾假期等,預期人流較多的特別時間做出調整。
蓮麻坑村是到訪紅花嶺的主要入口之一。
遊客增加令村內垃圾桶爆滿, 垃圾散落一地。
立法會議員提議部門 設路牌強化通訊網絡
陳月明亦發現,在山徑上大部分時間手機均無信號,令遊人易處於失聯狀態,故此有必要盡快改善,保障郊外時遊人安全。另外,她亦提醒,就在設施配套改善前,遊客要提高環保意識、保護環境,盡可能自己垃圾自己帶走,部門也應加強宣傳引導及監管,盡量避免影響村容及村民日常生活。
陳月明又指,蓮麻坑村內有不少文旅內容,例如法定古蹟葉定仕故居,有潛力打造成與紅花嶺郊野公園協同發展的文體旅項目,讓遊客有更多景點到訪,並體驗鄉村風情,惟她直言目前往返故居方向未有足夠標識,村路亦年久失修,白白浪費了該景點。
陳月明促請部門改善配套。
【改善蓮麻坑郊遊配套 地區人士提四大建議】
1. 豁免禁區紙後增加專線小巴的班次
2. 蓮麻坑村公共地方及公廁,有必要加強清潔及維護
3. 部門要加強宣傳引導及監管遊人的環保意識
4. 改善紅花嶺郊遊徑及蓮麻坑郊遊徑的手機網絡信號
自駕步行踩單車進入 仍需禁區紙
新豁免措施的實施,便利市民及遊客到訪紅花嶺郊野公園一帶遊覽觀光,體驗香港豐富的大自然地貌及文物古蹟。保安局發言人強調,豁免只適用於乘坐專營小巴通過該禁區路段的人士,並不包括未持有有效禁區證的私家車、的士或其他車輛,以及採用步行或踩單車等途徑的人士。發言人回應指,公共交通服務營辦商會密切留意乘客需求,並預留足夠車輛及人手,按實際乘客增長加密班次。
村公所告示冀遊人讓有需要村民先上車。
紅花嶺動植物種豐富多樣
紅花嶺郊野公園是本港第25個郊野公園,面積約530公頃,於2024年3月正式成立,位於新界東北邊陲的沙頭角,北面與深圳梧桐山風景區的山脈相連。根據漁護署介紹,紅花嶺因位處邊境,自然生境受人類干擾相對較少,動植物種豐富多樣,當中蓮麻坑鉛礦洞是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更是香港最重要的蝙蝠群居地之一。
紅花嶺郊園2024年3月正式成立。
另外,部分紅花嶺郊野公園位於昔日邊境禁區內,保存不少戰時遺跡,而蓮麻坑礦場是本港礦業史上最大規模的採礦系統之一,加上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麥景陶碉堡」,是郊野公園內的重點文物古蹟資源,遊人可沿「紅花嶺郊遊徑」及「蓮麻坑郊遊徑」兩條山徑計劃到訪行程。
景點麻坑鉛礦洞具特殊科學價值。
【區區顯關愛】
官員歲晚家訪 赴寶石湖船灣送暖
農曆新年前,民政事務總署統籌十八區歲晚關愛家訪。1月27日農曆年廿八當日,運輸及物流局局長譚美寶、副局長廖振新,聯同北區民政事務專員賴子堅及北區區議員譚鎮國,到訪寶石湖邨探訪基層家庭。
其中一戶70歲的長者平姐,因古洞北發展遷至現址。她直言,已習慣新環境,並每日外出到屋邨平台活動,更加入石湖墟小區關愛隊當義工,希望做到助人自助。
譚美寶(左)到訪寶石湖邨探訪長者。
而勞福局副局長何啟明,同日則聯同署理大埔民政事務專員郭鎮齊,與船灣小區關愛隊一同前往三門仔新村及聯益漁村,探訪多戶長者,並送上備有不同漁農特產及禦寒物品的新春福袋。何啟明喜見探訪的長者多均已安裝平安鐘,令小區內長者得到適切的照顧。
關愛隊除了協助轉介有需要的長者及殘疾人士,以安裝及使用俗稱「平安鐘」的室內緊急召援系統外,亦會接獲平安鐘服務的轉介。
何啟明(右四)與郭鎮齊(右一)到三門仔探訪漁民。
北區石湖墟小區關愛隊
承辦團體:新界北義工團
電話/WhatsApp:63666410
交通
民生
文化
生活
大埔北區
地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