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3年半進行翻新的大埔文娛中心,首階段包括戶外空間、擴建後的大堂及活動室等設施已於6月中重開,中心內的城市售票網售票處亦同步恢復服務。新中心將舊有的大部分圍牆拆卸,改建成通宵開放的戶外空間。而仍在進行工程的演藝廳及黑盒劇場,亦將會在今年底前完成。有地區人士表示,中心翻新後有望「聯乘」毗鄰藝術中心,為市民帶來不同類型文化藝術活動。
翻新後的大埔文娛中心,6月首階段重開。
前身為大埔官立中學禮堂
位於安邦路的大埔文娛中心的前身,是大埔官立中學的禮堂。政府於1981年將當時即將興建的大埔官中內的禮堂,改建成區內一所文娛表演場地以配合地區的需求。大埔文娛中心的工程於1985年落成啟用,並與大埔官立中學共同使用演奏廳,直至2014年,大埔官立中學停辦,前校舍亦於2023年改建成大埔藝術中心。
2021年6月,大埔文娛中心設施提升工程,獲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並於同年12月暫時關閉從而起步。整個工程包括升級演藝廳,翻新後的演藝廳除提升舞台燈光及音響,亦設有650個座位的固定級台觀眾席,以改善觀賞視線。
大埔區議會6月初視察重開前的文娛中心。
大埔文娛中心翻新升級演出設施。
次階段開放演藝廳黑盒劇場
另外,工程亦會擴建大堂、提升黑盒劇場設施,及優化戶外空間。完工後的文娛中心將與藝術中心公共空間打通及互相連接,途人可於地面層穿過藝術中心及文娛中心,到達太和路以及安祥路。康文署表示,大埔文娛中心的其他設施,包括演藝廳及黑盒劇場工程,預計在2025年內完成,重開時間將會在稍後公布。
6月23日,翻新多時的文娛中心作首階段重開,率先啟用的設施包括戶外空間、擴建後的大堂、無障礙通道及相關設施,及兩個活動室。而設施大堂設有城市售票網售票處的自助售票機,亦於同日重新提供購票及取票服務。
中心內黑盒劇場仍在施工,料年底前開放。
舊文娛中心2021起關閉,部分樓面拆卸重建。
「拆牆鬆綁」滿足社區需求
大埔區議員麥成灝向《我家》表示,於6月初實地視察翻新後的大埔文娛中心,他期望待中心年底完全開放後,可為區內藝術團體提供更多合作與交流的平台,促進社區文化發展,讓藝術真正走進大埔社區。
麥成灝又指出,翻新工程其中一個重點,是將文娛中心原來的圍牆及鐵閘拆除,變成一個通宵開放的開放式廣場。該設計除為該中心「拆牆鬆綁」,令未來有更多活動空間外,更可改善過往中心外行人路與巴士站「爭路」的情況,回應居民對公共空間的要求。
麥成灝(前右二)認為中心升級能回應訴求。
地區望聯乘藝術中心「發功」
大埔區議員李文傑則認為,當區一直缺乏足夠的文娛設施,大埔文娛中心的設施提升可令場地達至專業演出級數,滿足各種表演藝術的演出需要。而翻新後的中心,將更便利市民前往毗鄰的大埔藝術中心,他相信兩者能夠產生協同效應,為市民帶來不同類型的精彩文化藝術活動,提供一個具文化藝術氛圍空間。
李文傑望文娛與藝術兩中心有協同效應。
文娛中心與毗鄰的藝術中心得以連接。
新界東文化中心 如火如荼興建中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今年5月回覆立法會的書面質詢時,表示正投放資源興建新的表演場地及提升現有場地設施。當中,除康文署轄下新建的東九文化中心,及經提升的大埔文娛中心和西灣河文娛中心,預計今年內全面啟用外,該局亦正興建新界東文化中心。
近粉嶺港鐵站料2028峻工《我家》早於2022年7月報道,政府推展在粉嶺港鐵站附近的粉嶺第11區,興建新界東文化中心的工程。該工程於2023年獲立法會財委會撥款並於同年動工,料最快於2028年落成。
新界東文化中心將包括一個設有約1,400個座位的演藝廳、一個設有約700個座位的劇場、一個設有約180個座位的多用途劇場、一個兒童劇場、兩個創藝室及兩個排練室,另外亦會設置公眾停車場,提供161個私家車泊車位及20個電單車泊車位,目前興建工程仍在進行中。
粉嶺正興建新界東文化中心。
【區區顯關愛】
精神健康支援講座 為義工培訓增值
不少關愛隊成立後積極為隊員及義工進行培訓增值,以增強他們的服務技能及知識。北區欣盛小區關愛隊,於6月28日便舉辦了精神健康及情緒支援的義工培訓講座。
北區欣盛小區關愛隊隊長廖宇軒表示,該個精神健康及情緒支援培訓講座在廖潤琛紀念學校禮堂舉辦,約50名義工參與。當日,培訓邀得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副顧問醫生劉育成擔任導師,講解注意精神健康的技巧及重要性。
培訓邀請顧問醫生擔任導師。
廖宇軒透露,活動透過醫生講解精神健康急救的方法,亦分享在社區出現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跟進處理方法。會上,義工踴躍分享服務時遇到的問題作個案討論。他希望透過培訓活動,加強居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配合政府預防並及早識別為有需要者提供適時介入、治療和復康服務。
團隊舉辦精神健康及情緒支援培訓講座。
北區欣盛小區關愛隊
承辦團體:北區青年協會
電話 / WhatsApp:6700 8049
民生
文化
生活
大埔北區
地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