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2022年確立興建港鐵東鐵線白石角站,以期在2033年或更早落成該站。惟3年過去車站仍未啟動興建,白石角居民望穿秋水,大學及大埔站的繁忙無從紓緩。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將於12月7日舉行,新界東北選情競爭激烈,五名候選人爭奪當區兩個地方選區議席,各候選人為此出謀劃策,提出建議冀推動該站發展。
白石角發展多年,居民一直冀加建港鐵站。
幾萬人靠兩東鐵站轉車出入
位於沙田與大埔之間的白石角新發展區,多個住宅於2012年開始入伙,再加上有約3萬人工作的科學園,居住及通勤人口愈來愈多。市民需要乘坐巴士、小巴或穿梭巴士來往大學站或大埔站,才能轉乘港鐵,因此當區居民多年來一直希望盡快興建白石角站改善交通。
政府於三年前落實興建港鐵東鐵線白石角站,並聯同港鐵推展新站研究,同時研究車站附近發展約一萬個房屋單位。白石角站原定爭取在今年第二或第三季公布初步發展建議,並以2033年或之前開通車站作目標。
大埔站繁忙時間人多車多。
現時有近3萬人在科學園上班。
大埔站居民服務巴士飽和,難再容納白石角接駁車。
消息指規劃方案延至明年出爐
惟今年10月,有消息傳出白石角站規劃發展方案一再延期至明年首季出爐。就此《我家》向新界東北五位候選人了解他們推動該站興建的具體建議。
白石角居民現要乘巴士小巴,到大學站轉乘港鐵。
陳克勤:應明確訂立時間表
一號候選人陳克勤表示,白石角站規劃出現拖延,情況不理想,影響居民出行。他認為政府必須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推動項目,才是真正落實「基建先行」發展理念。因此,當局應明確訂立時間表,加快規劃及落實興建,確保工程不再延誤,讓市民早日享受到鐵路帶來的便利。
李梓敬:推動簡化行政程序
二號李梓敬(新民黨、公民力量)承諾會整合居民訴求,多平台積極推動政府「拆牆鬆綁」,簡化行政程序,並促成政府與港鐵成立專項小組,專責處理白石角站建設。他表示,不容土地用途調整成為阻礙,必須訂立清晰時間表,盡快開展前期工程。而技術上,可優先推進日間施工項目,全面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技術,提升夜間施工效率。
古偉冰:邀周邊持份者投資
四號候選人古偉冰認為,白石角站的建設對市民而言十分重要,因能夠連接科學園與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便利兩地人才交流,同時方便附近居民出行。因此,他建議政府主動與港鐵交涉,引入周邊科技園持份者,統整可調用資金及外部投資,增加地鐵站上蓋建築的地積比,增加港鐵建造意欲。
鄧肇峰:落實基建配套建設
而五號候選人鄧肇峰則主張以「先車站、後建屋」方式推進,避免因整體工程龐雜而擱置。他強調,要優先落實白石角站興建及基建配套建設,如跨吐露港公路的天橋。鄧促請建議政府及港鐵盡快公布方案藍圖,包括教大運動場用地重置安排與車站開工時間表,縮短居民等待期。
另外,新界東北選區參選人還包括三號黃頴灝(無申報政治聯繫)。
地區積累已久問題 候選人提出「解方」
立法會議員在地區治理中的角色,主要是透過審議、修訂和通過法例來完善地區治理架構,並與區議會等地區組織合作,加強地區事務的處理效能。沙田有城有鄉,社區有不少「老、大、難」問題有待解決。
鄧肇峰提補足基層醫療資源
鄧肇峰表示,最關注大埔公營醫療設施不足且老化的問題。他解釋當區醫療服務壓力日增,因此最優先要推動安邦路康健大樓盡快落成,補足基層醫療與長者康復資源,提升診治效率與可及性,紓緩區內刻不容緩的需求。
古偉冰促推動維修老舊樓宇
至於古偉冰,就關注大埔舊區的樓宇及行人路逐漸開始老化,而且住在舊區的街坊多是長者,對他們出行帶來不便。因此,古承諾會全力推動政府進行舊區活化,主動為老舊樓宇進行維修,改善社區道路環境。
李梓敬促增第二條南北鐵路
另外,有兩位候選人均最關注大埔交通問題。李梓敬指出吐露港公路長期交通堵塞。建議短期以科技優化交通燈系統及增設巴士特快線;長遠必須爭取興建「新界東第二條南北鐵路」及配套公路,從根本上分流車流,徹底提升區域交通容量與效率。
陳克勤望落實沙田繞道設計
陳克勤則認為當下較為重要是要盡快落實沙田繞道設計並開展工程,並研究新的南北鐵路,由北區經林村、沙田出九龍,以徹底解決大埔的交通問題。
【《我家》提問候選人有say】
問:最需解決的地區問題?
新界東北候選人
陳克勤
落實沙田繞道及研究新南北鐵路
李梓敬
吐露港公路長期交通堵塞
黃頴灝
古偉冰
舊區的樓宇及行人路逐漸開始老化
鄧肇峰
大埔醫療服務壓力日增
交通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
地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