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劇團「戲派」──這個戲團不兒戲

 2019-08-16
業餘劇團「戲派」──這個戲團不兒戲

他,是司機;她,是秘書;他,自己開公司;她,是家庭主婦……放下工作,踏上舞台,鎂光燈下,觀眾眼前,他們是,話劇演員。一班業餘的話劇演員,用行動說明,即使不能以戲劇作為職業,但卻視之為終身副業,「業餘」不等於「兒戲」。

五年前,梁樂衡與一班經常玩戲劇的朋友,來自不同的職業、不同年齡的話劇愛好者組成了劇團「戲派」。



梁樂衡說,一班人一齊完成同一個目標時,那種感受是難以忘懷的。


「即使不是正統學府派,但我們仍希望做到有質素或是專業的態度,所以我們不斷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香港有不少業餘話劇演員,其實他們對話劇的熱愛不亞於專業演員,但大多數都因為不是演藝專業畢業,缺乏入行的機遇,同時又因各種原因未能放棄全職工作,但無阻他們的憧憬與追求。除了參與不同的劇目吸取經驗外,也會透過短期課程增進演技。

「戲派」剛完成了五周年的公演,梁樂衡擔任編劇與導演,而一眾演員要兼顧台前表演,更要負責幕後後勤,要付出時間寫劇本、製作道具、排練,而更大的難題是:錢。

業餘劇團沒有贊助商,都是各人自掏腰包夾錢,每一項支出都「睇餸食飯」。預付一大筆資金租用政府的表演場地,即使政府有折扣優惠,但數萬元的場地費對於普通打工仔而言仍是不小的數目。而排練的場地,可以用「游擊戰」來形容:「有時在公園、有時在某人的家中,只要聚在一齊,又不阻礙其他人,就可以排練。」辛苦,值得嗎?

「完全無想過這個問題。」梁樂衡說,一班人一齊完成同一個目標時,那種齊心、團結、付出、最終完成時,那種感受是難以忘懷的。

「係一種時間價值的滿足感,開心、是難以想像地好爽、好熱血。」

可能吃一頓美食是你快樂的源泉,可能一段美好的旅程是你享受的生活,可能是一個名牌手袋令你感到滿足,而他們的快樂、享受、滿足,則是舞台上、鎂光燈下、觀眾前的,傾情演繹。





「有時在公園、有時在某人的家中,只要聚在一齊,又不阻礙其他人,就可以排練。」


鼓勵小朋友參加 童心演繹真性情

文化藝術是一種氛圍,也是一種傳承。「戲派」的成員就希望透過鼓勵小朋友參加話劇活動,培養他們的興趣,更重要的是用最簡單的童心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小朋友參加話劇,最重要就是用最簡單的童心來表達情感。


與一般技術培訓不同,他們沒有台詞、沒有劇本,一眾成員擔任導師,會先設定一個簡單的故事角色,然後讓小朋友用自己對這個角色的想像和理解,盡情表演。項目負責人之一的徐曉嵐表示,希望小朋友透過話劇認識自己,透過遊戲,令他們更有信心在舞台上展現才能:「好多家長會安排小朋友參與不同的興趣班,培養技巧,但小朋友其實不需要技巧,而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和平台,讓他們展現最真的一面,同時學會控制、懂得反應,才會令他們對生活有信心。」




「戲派」由來自不同的職業、不同年齡的話劇愛好者所組成。




【我們的心聲】


體驗不一樣人生 李惠雅(市場營銷)


我很喜歡不同的藝術文化,透過戲劇適應不同的角色,可以體驗不一樣的人生。香港的業餘舞台劇演員發展機會可能不多,但只要我們敢於爭取,相信觀眾會感受到我們的心意。




唔一定要睇明星 鄺瑩瑩(演員)


看舞台劇不一定要看明星,亦不只是明星的舞台劇才好睇,香港有好多好有心的演員,期待與觀眾見面。排練表演的過程,也是我反思人生的過程,做更好的表演,做更好的人。




我也可以做得到 陳希彤(銀行職員)


雖然接觸戲劇只有短短一年,但可以有第一次公開演出,好感恩,即使經驗不足仍得到戲團其他朋友的鼓勵,原來只要肯嘗試、肯練習,我也可以做得到。




滿足感由心而發 徐曉嵐(文員)


戲劇是一大班人一齊創作、一齊排練、一齊付出、一齊經歷一段人生故事,當大家一齊走過這段人生歷程後,那份滿足感是會發自內心地笑出來。




業餘也做得專業 Keith(印刷公司)


千萬不要做專業裡面的業餘,我們就算業餘也要做得專業。大家不是為利益、不是為名氣,仍然可以全心全力地去做一件事,散場後觀眾一句「你們真的好認真」已經是最大的獎勵。




堅持源自一個夢 吳楚楚(秘書)


從讀書時期到現在工作,參與戲劇都有20年,雖然不是正式演員,但我會堅持演下去,這份堅持源自我的夢想,也來源於身邊一班朋友一同努力追求的鼓舞。




節省開支最艱難 王青青(會計)


窮則變、變則通,試過最艱難係為了節省開支,大家在公園露天排練,但只要我們有力、有心,我們都願意將最好的展現觀眾眼前。




感恩遇到呢班人 黃金龍(司機)


香港的戲劇行業發展受到場地、資金等限制,未必每一個演員都有機會踏足舞台,可能就此埋沒天份,好感恩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熱情十足的朋友,不為賺錢,只為一同將創作呈現舞台。




真係一個不能少 Mimi(家庭主婦)


大家聚在一起,有一份責任心,一個都不能少,雖然資源少,甚至可能要虧損,但大家一條心仍然是值得的,但最好不要虧損啦。





封面故事

文化

專訪



相關文章


仁濟主席王賢訊──父子的傳承  當仁不讓封面故事

仁濟主席王賢訊──父子的傳承 當仁不讓

談起慈善團體,大家的印象可能是明星獻唱金曲的電視籌款Show,可能是每逢周末的賣旗日……但對於獅子山...

導演陳文剛──第一個沒主角的母親節封面故事

導演陳文剛──第一個沒主角的母親節

陳文剛(Rensen)導演除了是糊塗戲班的負責人外,他和太太魏綺珊也開辦了一個無障礙劇團,幫助社會上...

IG官方推薦攝影師李慧妍──心跳快門封面故事

IG官方推薦攝影師李慧妍──心跳快門

她,流連於城市空間,拍攝都市人的生存狀態;她,行走在夢幻的國度,用鏡頭和大自然深度對話;她,在...

紙藝師Yuki──DIY相簿留住愛‧回憶封面故事

紙藝師Yuki──DIY相簿留住愛‧回憶

于浣君(Yuki Yu),有人稱她紙藝師、有人冠以手作達人之名,無論怎麼稱呼,不難猜出她是一位用紙材創...

救貓狗天使EI──守護生命封面故事

救貓狗天使EI──守護生命

1997年初,香港掀起一股移民潮,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亦帶不走那些大家曾經深愛、共度日夜的...

武藝家劉萬梁──雙節棍道 香港無雙封面故事

武藝家劉萬梁──雙節棍道 香港無雙

人稱劉師傅的劉萬梁,是「80後」雙節棍大師,在他身上不難看見李小龍的影子。當香港似被標籤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