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老師 雖逢曲折仍有戲

 2023-11-30
粵劇老師 雖逢曲折仍有戲

粵劇老師蘇子鈴是香港第一代「八和」的學生,她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接觸粵劇,三十多年來不免有遇過曲折難關影響發揮之時,但這無阻她繼續全情投入志趣事業,活出豐盛的戲曲人生。



我甚至會在家以古琴音樂隨意編舞,編出人物情感,跟著情緒走,自己娛樂自己。


戲迷入「八和」學習粵劇

「我是非常喜歡戲劇的,加上粵劇在本土文化的地位,因而也加入八和粵劇學院學習粵劇。80年代內地百花齊放,京劇、崑曲、川劇等等不同地方劇種,都紛紛湧現於香港上演,令我眼界大開。過程中,我認識到一個關鍵,就是戲曲在舞臺的吸引力,主要來自藉古典服裝及身段動作,將故事人物內心的真、善、美呈現出來。這啟發我從此做粵劇,也依這方向為追求的準則。」蘇老師如是說。


蘇老師並憶述,當初跟隨崑曲樂漪萍老師習旦角,如演出《牡丹亭.驚夢》、《爛柯山·癡夢》等,後來也跟隨著名崑劇演員岳美緹老師習生角,並有緣演出《玉簪記.琴挑》。蘇老師甚至表示,「有得唱歌,有得跳舞,有得表現人物情緒。我甚至會在家以古琴音樂隨意編舞,編出人物情感,跟著情緒走,自己娛樂自己。」


//京劇、崑曲、川劇等等不同地方劇種,都紛紛湧現於香港上演,令我眼界大開。//



女生演書生,自有儒雅氣息。



花旦優雅姿態,動作神情緊密結合。




失聲停演學崑曲練身段

練習粵劇多時,蘇老師最初是學當花旦角色,但她曾經因為失聲而一度要暫停演出,在這期間跟了一位崑曲老師練習身段(演員的姿態及動作),開始也要扮演生角。「當時無何奈何,因為在香港學生角的人少之又少,我被逼着也要上台表演,從而給予一個機會我去鑽研及接觸生角,慢慢地就生旦兩個都喜歡。」蘇老師表示,「崑曲」為她打穩戲曲基礎,「每個字、每個身段、每個眼神都係表演緊,情感細膩,所以有『百戲之母』的稱譽。」


談及女性演旦角與生角的難度差異,蘇老師解釋說:「女性演旦角要注意人物背景身份,運用戲服及內斂一些,以表達帶出古典美身段,聲音及情感自己是女性,確是比較容易發揮的。」反觀女性演生角,蘇老師認為難度在於控制聲位來發出男性聲音,而且要提醒自己:站出台就是一位男性。「身段演書生時要演出瀟灑書卷味。至於男性情感表達,除了要從歷史及人物背外,也要多觀察男性內心世界,將之帶出於行為動作而表現出來。」


//每個字、每個身段、每個眼神都係表演緊,情感細膩,所以有『百戲之母』的稱譽。//



學生Marina 享受學習過程。



小編同記者雖然係外行人,但「看熱鬧」之餘,也試「看門道」。


傳承不能一味死守 試為「梁祝」添相思

「戲曲歷史悠久,幾十年前的創作,幾十年後還是一樣,豈不是沒有提升?所以我自己就會想,怎樣才會更完美,更貼近現代的藝術眼光呢?」蘇老師最近帶領學生演出《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曲目,此劇本本身是沒有序幕的,令蘇老師很困惑,因為沒有序幕很難去表達角色的心態。


於是,蘇老師就加入舞蹈形式,強化表現祝英台被父親阻撓的矛盾心態。「我同時在最後一幕加插一段難捨難離的音樂,亦都由單(人)落樓梯變做雙(人)落樓梯,藉此帶出一個依依不捨的難受。」近年,傳統文化的傳承,講求創新創意,蘇老師認同尊重新一代的看法,但也不能夠過份天馬行空,否則將故事原意本末倒置。


//最後一幕加插一段難捨難離的音樂,單人落樓梯變做雙人落樓梯。//



蘇老師現時每周在高山劇場教學。


小生花旦演得好 須熟劇情參透情

對於如何代入書生的聲線,蘇老師形容巧妙旳竅門在於「看劇情」,「例如《焙衣情》中的書生,其實是一個武將,所以演出時不能夠全是書生態,要有一些硬淨點的行為。要非常了解整個故事的劇情、角色的身份,就例如貧富、角色特點及最重要是歷史背景與年份。因為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表達方法。」


蘇老師對每個故事的理解,有著一份堅持與執著,認為是演繹細膩情感的關鍵,因此她從演員轉為老師以後,重點讓學生思考每個情節背後的心理變化。「每次未開戲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圍讀的環節,一起討論劇本與睇法、意見。因為大家都是成人,而成人們都有着成熟的看法,大家在互相分析,再從中找一個共通點去將之演得最動人心弦。」


//每次未開戲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圍讀的環節,一起討論劇本與睇法、意見。//


堅持與執著,是演繹細膩情感的關鍵。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戲服已是「長讀的書」。


【有劇透】

崑劇細膩婉轉 粵劇大鑼大鼓

崑劇特色是載歌載舞,演員將每個身段與唱腔結合在一起,同時唱歌和表演,難度極高。崑曲主要使用南曲,但也常運用北曲。南曲基本上是五聲音階,而北曲則是七聲音階。崑劇極為注重字首、字腹和字尾的歌唱技巧,以及細膩的吐字技法,經常需要拉長腔,即一個字唱出多個音。伴奏樂器主要包括鼓、板和笛子。


粵劇的音樂由唱腔、敲擊和旋律伴奏組成,其中常見的唱腔音樂有說唱、板腔(又稱梆黃)和小曲。粵劇演員通過唱、表演、說唸和打擊樂器,再加上鑼鼓、旋律伴奏、化妝、服裝、道具和舞台的配合,使粵劇成為一種綜合藝術表演形式,既能帶給觀眾文娛享受,也能酬神祭祀。



蘇老師能文能武,有時演花旦,有時演文武生。



封面故事

文化

專訪

生活

學習



相關文章


仁濟主席王賢訊──父子的傳承  當仁不讓封面故事

仁濟主席王賢訊──父子的傳承 當仁不讓

談起慈善團體,大家的印象可能是明星獻唱金曲的電視籌款Show,可能是每逢周末的賣旗日……但對於獅子山...

導演陳文剛──第一個沒主角的母親節封面故事

導演陳文剛──第一個沒主角的母親節

陳文剛(Rensen)導演除了是糊塗戲班的負責人外,他和太太魏綺珊也開辦了一個無障礙劇團,幫助社會上...

IG官方推薦攝影師李慧妍──心跳快門封面故事

IG官方推薦攝影師李慧妍──心跳快門

她,流連於城市空間,拍攝都市人的生存狀態;她,行走在夢幻的國度,用鏡頭和大自然深度對話;她,在...

紙藝師Yuki──DIY相簿留住愛‧回憶封面故事

紙藝師Yuki──DIY相簿留住愛‧回憶

于浣君(Yuki Yu),有人稱她紙藝師、有人冠以手作達人之名,無論怎麼稱呼,不難猜出她是一位用紙材創...

救貓狗天使EI──守護生命封面故事

救貓狗天使EI──守護生命

1997年初,香港掀起一股移民潮,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亦帶不走那些大家曾經深愛、共度日夜的...

武藝家劉萬梁──雙節棍道 香港無雙封面故事

武藝家劉萬梁──雙節棍道 香港無雙

人稱劉師傅的劉萬梁,是「80後」雙節棍大師,在他身上不難看見李小龍的影子。當香港似被標籤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