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是很神奇的,看似很普通,身邊卻有許多物品由它而構成的。」在香港寓工作於娛樂,看似不切實際,但戲服設計師、紡織藝術家洪榮賢(小洪),則選擇傾注無限創意和熱誠,將點點創意匯成實體的線,然後再織成面,令一件又件藝術作品亮起來。
線是很神奇的,看似很普通,身邊卻有許多物品由它而構成的。
求學時為同學製舞蹈比賽衫
//都是亂砌,開始時自己摸索。//
小洪小時候已喜歡畫畫,中學時已有製作的經驗。不同於現在可以透過YouTube影片自學,小洪曾為同學的舞蹈比賽縫製衣服、設計婚紗,「都是亂砌,開始時自己摸索」。幸好得到曾經從事紡織的長輩指點,「長輩說『條褲要有褲浪,沒有就穿不上去』,還給我一件衣服讓我看看如何製作」,這使她逐漸了解如何製作衣服。
修讀理科的她雖然能夠入讀機電工程學系,但為了追尋夢想,選擇了理工大學服裝設計高級文憑,從實戰學習設計和製作服裝,「我在那時才接觸到裁縫」。畢業後,小洪曾在本地品牌工作,但發現對創作仍有熱誠,因此報讀香港演藝學院課程,開始了戲服設計生涯,為舞台劇演員及舞蹈員度身訂造戲服。
認真考量每個細節, 希望演員穿得舒適而發揮更佳。
戲服配搭有助觀眾了解角色
//透過戲服和佈景創造時代感,使劇本更真實地呈現給觀眾。//
在戲劇中,演員往往是焦點,但戲服的配搭也至關重要,能幫助觀眾更深入了解角色。對小洪來說,設計戲服需要花心思,例如了解角色的性格特質和時代背景,「要考慮角色的財富狀況,以及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同時根據演員的身形進行調整,「如果要讓某人看起來高一點,腰線就要提高……」。
雖然戲劇服裝有時會購買現成的衣服,小洪表示「使用現代時裝做戲服,都有其原因」。相較於日常衣服根據風格和心情搭配,戲服必須符合劇情需要,「就像參加晚宴時,不會穿著平常的衣服,必須根據場合進行搭配」,小洪認為戲服的魅力能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劇情,「透過戲服和佈景創造時代感,使劇本更真實地呈現給觀眾」。
觀眾看到的服裝「面」,源自小洪的「線」(服裝製作)。
小洪認為戲服能更刻劃角色的形象(設計及製作)。
最滿足為郵輪製四季主題戲服
//設計中使用水晶呈現冰雪效果,用產生共鳴的物料,營造華麗的感覺。//
每件作品都是小洪用心製作的,但最令她感到滿足的,是之前為郵輪表演設計以四季為主題的戲服,「設計中使用水晶呈現冰雪效果,用產生共鳴的物料,營造華麗的感覺。」。小洪認為,一套好看的舞台劇,演員的演技固然重要,但配合戲服能夠為角色帶來層次感。
小洪坦言香港的戲服設計行業「時間和人力較為緊張」,在香港,兩個月已被視為較長的時間,例如她曾在一個月內為本地人氣網紅《小薯茄》準備了40至50套戲服。相比之下,外地提供的設計時間較長,她亦曾參與北京環球影城的設計,過程也有更嚴格的品質審查,製作時間長達一年以上。
將才華貢獻給一個又一個演出。
停工作不停創作 疫情讓新招發芽
在小洪位於大埔藝術中心內的工作室內,有著不同的布料、人形公仔、剪裁工具等等,她堅持自家製作,她坦言自己熱愛這份工作的程度,要從紙樣、設計到為演員試穿衣服「完整完成全個Project(項目)」,而獲得最大的成就感。
小洪編織夢想成真,那份滿足感筆墨難以形容。
數月前進駐大埔藝術中心設工作室。
儘管疫情期間劇場無法公演,小洪的工作也受到影響,但這段時間讓她有機會專注於自己喜歡和創作的事情,「有時候會陷入矛盾,想要做得更好、超出工作所需,這會讓自己感到忙碌和疲憊」。因此,她更專注於原創作品,希望在今年能展現新的創意,「可能不會攞回成本,但完成後會感到滿足」。
//可能不會攞回成本,但完成後會感到滿足。//
有著不同的布料、剪裁工具等等。
由零開始,堅持「完整完成全個Project」。
【作品《心靈謀殺》 感動心臟科護士】
小洪最感動的作品是她自創的《心靈謀殺》,這是一個以劇本、法式刺繡和乾花製作的作品,並於去年6月代表香港,與其他11位本地藝術家參加了「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與傳統展覽不同,多數作品只能遠觀,但當參觀者走近《心靈謀殺》時,小洪會問觀眾一個問題,「如果你有能力,你會想在別人的心中拿走一些東西嗎?」,然後他們可以選擇拉線「破壞」心臟,珠片和乾花就會一一掉落。最後他們會看到一個女孩的樣貌。
乾花易掉落,故此先後製作三個版本。
小洪還記得當時一位心臟科護士在作品前感動落淚,「照顧兒科患者的她知道心臟是多麼脆弱,她甚至不忍心破壞這件作品」,這件作品讓她感受到藝術作品的影響力,「我希望觀眾思考『如果他們有能力做一些事,他們會覺得不安或開心呢?』」。
//照顧兒科患者的她知道心臟是多麼脆弱,她甚至不忍心破壞這件作品。//
在布拉格展示的作品《心靈謀殺》。
小洪十分珍惜每次與觀眾的互動。
封面故事
專訪
生活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