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綠賞」積分計劃推出時,可讓市民儲積分兌換袋裝香米等實體禮品,惟近月環保署陸續停用並取消全部禮品兌換機,剩下於綠在區區向職員換禮物的安排,亦將於明年1月開始陸續停止,改為兌換「易賞錢」積分,並在明年4月推行全面電子化。有居民及地區人士明白新安排可節省運作成本,惟擔心積分貶值等,打擊長者回收意欲。
明年「綠綠賞」積分將全面電子化。
環保署於4月28日宣布,「綠綠賞」與獎賞平台「易賞錢」合作,透過「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直接兌換成「易賞錢」積分,再以該積分換取超級市場禮券等禮品,未來毋須再到指定地點換獎。
然而,正因為署方改制鼓勵市民以「綠綠賞」積分兌換電子禮品,因此在5月前已停止全港所有自動禮品兌換機,並公布在「綠在區區」的服務處兌換糧油乾貨及環保產品的安排亦只維持到今年年底。明年1月開始,環保署安排逐步停止實體禮品兌換,並於第一季內將「綠綠賞」積分兌換禮品全面電子化。
有屋邨兌換機收走後,只剩舊海報未有宣傳換「易賞錢」。
市民:積分可能會貶值
市民陳女士認為「超市積分」需要較長時間儲分,又指直接換實物安排較理想,因擔心兩種積分都會貶值。她亦留意到,「易賞錢」積分換領超市現金券設有每月兌換上限,用戶每月只能領取一張30元,令不少街坊擔心儲下數以萬計的積分要花長時間換獎,會減低回收意欲。
陳女士認為儲「超市積分」需較長時間。
而市民杜女士則表示,屋邨樓下設有一部禮品兌換機,早前已被收走,她猜測是因為政府想節省禮品機及物流成本等開支,因而作出新安排。
杜女士猜測政府想省開支因而有新安排。
環團憂減市民回收意欲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環境事務主任趙苡彤接受《我家》訪問時表示,擔心取消實體禮品對拾荒長者影響最大,因為拾荒回收一直是不少長者的收入來源。她認為,「綠綠賞」電子化除了增加他們的數碼障礙,換分限制亦減低部分人士到「綠在區區」回收的意欲,他擔心日後積分價值及優惠條款或取決於各獎賞平台,會進一步影響回收量。
市民明年起不能在綠在區區換實體禮品。
【曾揭禮品常換罄 兌換機形同虛設】
《我家》翻查資料,2024年全港經「綠綠賞」積分兌換的實體禮品,總數達147萬份、涉及逾12億積分!過去最多人兌換的頭五項禮品,分別是食米、食油、廁紙、紙包麥精飲料及紙包豆奶。
現時「綠綠賞」1,000分可換1公斤香米,2,000分可換900毫升芥花籽油,5,000分則可換50元超市現金券。根據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中顯示,電子化後每100分「綠綠賞」可換領50分「易賞錢」積分,每50分「易賞錢」則可在百佳超市、屈臣氏等商店當一元使用。現時每名用戶每月兌換「綠綠賞」積分上限為3,000,即等於1,500分「易賞錢」,環保署回應指,兌換上限稍後會逐步取消。
屯門區議員鍾健峰表示,自動兌換機過往曾被發現禮品不足,甚至空置,令市民不時撲空,而經常空置更令市民以為停止運作,造成惡性循環,令花公帑所置的兌換機形同虛設。因此,他一直希望推動市民參與「綠綠賞」,進一步推動回收工作,並表示會留意市民的兌換需要,適時向署方反映以改善全面電子化的情況。
鍾健峰一直希望「綠綠賞」積分獎賞更多元。
【綠綠賞全面電子化轉制注意事項】
1. 「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明年4月1日起全面電子化
2. 「綠綠賞」實體積分卡由明年4月1日起停用
3. 「綠在區區」將繼續提供實體禮品供兌換至明年首季
4. 環保署將引入更多獎賞平台,現時每個賬戶3,000分的每月兌換上限將逐步取消
民生
生活
學習
環保
熱話「脆」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