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北區)工程女辭政府工 穿漢服拍片做YouTuber

 2021-11-04
(大埔北區)工程女辭政府工 穿漢服拍片做YouTuber

剛剛畢業的90後女生Kathy,通過考驗成為政府部門的見習土木工程師。正當友人為她有「鐵飯碗」機會而紛紛投以羨慕眼光時,她卻於數月前辭去職務,全身投入香港文化旅遊大使角色,開設Youtube Channel拍片介紹香港的隱世好去處。




Kathy回想在英國留學時,已愛上拍影片,開初只為與家人分享生活點滴,也作為一個留念。「父母一生的努力花在我的身上。他們年輕時沒有這個機會,卻無私的讓我看看這個世界,擴闊眼界,所以我想把所見所聞拍下來,讓他們一起體驗。」看到身邊的人喜歡我的影片,Kathy特別有滿足感。


Kathy:「拍片分享,傳播文化知識。」


不試一下又怎麼知道自己的可能性呢?

她坦言YouTuber這個行業已不再是新鮮事,很多人說現在做YouTuber已大不如前,而且靠YouTube來維生是困難的。「我還是想要試試,說實話前景是怎樣的,

我不知道,但不試一下又怎麼知道自己的可能性呢?」Kathy與一般的YouTuber不同,她選擇穿著中國風服裝遊走社區的不同打卡處,期盼觀眾能夠藉著她的影片,感受中華文化的美。她自小有看古裝劇的習慣,而劇中所展現的服飾、古人的談吐、古代的建築、拍攝中的美景,都深深地吸引著她,讓她漸漸喜歡上中華文化。「在英國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看到有些同學在可能一生只有一次的大學畢業典禮上,穿著代表他們民族的服裝,走上台,領取證書,我覺得特別難得。」


穿唐裝講述大埔慈山寺建築風格。


那漢服、旗袍呢?我也同樣覺得很美!

「很多年輕人都覺得其他的民族服裝例如和服、韓服很美,想要試試。那漢服、旗袍呢?我也同樣覺得很美!」Kathy認為在香港會欣賞它的人不多,所以她一心讓更多人能認識漢服,從而深入認識中華文化。

成長於大埔區的Kathy,初期拍攝題材不乏區內文化地點,她最深刻印象的是慈山寺,「依山而建,離開繁鬧的城市區,就像世外桃源,很治癒。」寺內採用仿唐的設計、每一個設計的小小意念,都讓Kathy讚嘆不已,「如果只來打卡,它的意念沒人了解,設計師的心思就白費了,所以我才想到把它拍出來分享,把這個知識流傳下去。」




走入社區
歷史瞬間大「埔」捉


除了著名的古蹟地方以外,Kathy留意到大埔區內有著充滿文化氣息的「微笑角落」。

她舉例說自己最喜歡大埔墟的公園仔,也叫大明里廣場/四里。那裡是一個舊區,在清代已初期建墟。「它不像港島有密密麻麻的高樓林立,在設計上把四條里結合起來,融合了商業和消閒,裡面有唐樓、街舖、食肆、街市、停車場,每天這裡都是人來人往的,很多大埔的街坊都在這裡買菜,吃東西,非常有人情味。對我這個大埔人來說,給了我一個家的感覺。」



大澳花燈之下講本地史。



錦田文化之旅,是鮮有非漢服上陣之時。



鄉郊除了打卡點,也是好教室。



新界人家

文化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