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甚麼?家不僅是個避風港,更是愛的集中地。今次故事的主人公冼俊賢,自小跟外婆和姨姨居住。這位星星孩(自閉症),在姨姨無微不至的照顧下,由自己一個世界獨自閃爍,變成校園的太陽照耀大家。當大家以為姨姨一直擔任著「照顧者」的角色,她卻搖著頭說:「其實是俊賢默默地陪伴自己,為我的帶來溫暖和色彩。」
姨姨:「俊賢為我帶來溫暖和色彩。」
姨姨:「擔心自己愛得不足。」
照顧俊賢以前,姨姨一直跟俊賢一家同住,兩人早已非常親近。後來,俊賢一家搬離且出現問題,姨姨遂決定將幼園高班生俊賢接回來,由自己照顧至今近10年。姨姨對俊賢的生活有多上心,旁人亦不難感受到。校方眼中,姨姨對俊賢的生活照顧無微不至。
「始終我的角色不是父母,也會擔心俊賢覺得自己的生命缺了些甚麼,更會擔心自己給予不夠多的愛。」除了經常陪伴,姨姨也不時對俊賢表達愛意,例如日常說出:「我愛你」、出街翹手、搭膊頭……「雖然現在俊賢長大了,開始嫌棄身體接觸。」
俊賢:「沒有問題!最緊要開心。」
眼見普遍小朋友由父母陪伴成長,自己則由姨姨湊大,俊賢不但沒有覺得自己「異於常人」,又直指:「我覺得沒有問題!最緊要開心。」問及最想跟姨姨說的一句話,俊賢希望表達謝意。
「感謝姨姨多年以來的陪伴,不用到甚麼地方遊山玩水,只要一起窩在梳化上看看電視、談談心,簡簡單單過日子已很滿足。」準備訪問期間,姨姨和俊賢肩並肩,一起看著手機影片,樂也融融。
姨姨:「他是我非常珍貴的禮物。」
當大家以為姨姨一直擔任著照顧者的角色,姨姨坦言:「比起自己照顧俊賢,其實說他一直陪伴著我更為貼切。」開心的時候,有俊賢陪著自己談笑風生;傷心的時候,則有俊賢療癒傷口。
「他是我生命當中非常珍貴的禮物,要多謝俊賢願意留在我身邊,為我的生命增添不少色彩。」其實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兩個身分是可以互換,雙方「共好」才能走下去。
出街自拍頭貼頭,幾sweet !
俊賢:「長大會給姨姨家用。」
「當我長大有工作能力時,我會給姨姨家用!」俊賢說。「每月100元!飲茶也不夠!」姨姨反駁。姨姨的悉心照料,猶如太陽融化俊賢心中的冰山。
訪問期間,平日寡言的俊賢難得對姨姨真情流露,不但令姨姨感動得眼泛淚光,連俊賢也默默流下男兒淚,場面溫馨又動人。
在家千日好,便飯好滿足。
學校自有成長門路
開心男亦是關愛生
事實上,姨姨為培育正面孩子作出一個好榜樣。防止虐待兒童會發展及培訓經理Karry指出,社會普遍認定孩子是「被照顧者」,相對較少機會接受他人的感謝。當家長就孩子帶給的正能量和影響,真誠地表達感謝,有助強化孩子對家庭的歸屬感和自信心。
有著姨姨這個後盾,俊賢擁有接受挑戰的勇氣,積極擔任司儀、新聞報導員、獨唱者等,透過服務同學,學習待人接物之道。俊賢早前獲頒香港特區中央獅子會的「十大傑出關愛學生」殊榮。多年來見證他成長,姨姨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動。
頒獎禮這難忘時刻,姨姨梗係陪住俊賢。
積極參與校內活動,培養出自信。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