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墳場添鮮明色彩 教人欣賞人生百味

 2022-02-25
(西貢)墳場添鮮明色彩 教人欣賞人生百味

在本港,器官捐贈登記數字一直偏低,雖然輪候器官捐贈人數近年不降反升,惟只屬全港人口一小部分。要提高器官捐贈數字,應該由改變社會固有觀念方面入手,從而給予輪候者更大的生存希望。有管理墳場機構推出「人生月台」園區,一改以往灰沉沉的墳場色彩,更添朝氣及生命力,盼望公眾對人生善終有另一番體會。


麥鉅然:「注入生命教育理念,同時幫助有需要人士。」


截至去年九月底,香港器官捐贈登記人數雖已近34萬人,雖然比2013年時13萬人大幅上升1.6倍,惟仍佔香港整體人口不足5%。輪候人數則接近2,800人,其中需求最大的是腎臟移植,病人與捐贈者比例達39比1。

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華永會)希望在園區內透過生命教育,與不同機構合作推行撒放骨灰計劃,表揚離世後仍貢獻社會的捐贈者,並鼓勵更多有心人支持,實踐綠色殯葬。


「人生月台」設計理念源於回顧人生百味。


園區鮮明色彩
改固有形象


一般人以為墳場只涉及處理死亡事務,華永會行政總監麥鉅然則有截然不同的感覺。他指出,墳場不是光談死亡,還是一個推動生死教育和慈善事務的平台。「我們打破過去陰森環境,改善設施及環境設計,讓人紓緩傷痛及不安,同時注入生命教育理念,傳遞正向訊息,同時幫助有需要人士。」

「人生月台」園區設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的第16段,剛於2021年12月啟用,提供總共4,844個紀念牌匾。麥鉅然介紹指出,園區的設計理念改變墳場固有的形象,以鮮明的色彩為設計元素。「比喻登上人生列車,經歷人生每個重要的路途和時刻,亦栽種四季合時花卉和植物,令園區環境充滿朝氣及生命力。」他希望利用別緻的用色和人情溫度,以教人暫忘死亡傷痛,而是欣賞人生百味。


「光明天使」撒放骨灰計劃,頌揚眼部組織捐贈者。


人生月台設三專屬區

月台設有三個專屬區域,包括為未滿24周離世胎兒提供埋置或撒放骨灰服務的「寧馨園」專區。未滿24周離世胎兒過去沒法下葬,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早於2019年1月首設「寧馨園」,讓父母免費埋置遺體,或撒放骨灰,以蜂巢形匾位紀念亡兒,該服務亦已將擴至將軍澳,設有離世胎兒埋置位,以及呈六角形蜂巢設計的紀念牌匾位,離世胎兒的父母可於裝置掛上心意掛飾。

「父母亦可以在明信片上,為逝去孩兒留下寄語及祝福,然後放進郵箱,從而讓父母釋懷及抒發思念。」麥鉅然說道。


離世胎兒的父母,可於裝置掛上心意掛飾。


毋忘大愛恩人 推廣器官捐贈綠色殯葬

同時,華永會亦於將軍澳紀念花園為遺體捐贈者設立專屬紀念牆壁。華永會於2017年與香港腎臟基金會合作推出「大愛恩人」遺體器官捐贈者撒放骨灰計劃,向公眾推廣器官捐贈,並鼓勵更多市民採用撒放骨灰的安葬方式。

將軍澳最新的「人生月台」園區,設有專屬「大愛恩人」紀念牆壁,捐贈者親屬可選擇將捐贈者骨灰撒放於紀念花園,以表揚他們為社會作出的貢獻。「器官衰竭病人命懸一線,得遺體捐贈移植器官,可以恢復健康重獲新生。希望提高社會對器官捐贈的支持。」



麥鉅然希望一改公眾對墳場的觀念。



園區設「大愛恩人」紀念牆壁。



新界人家

西貢

民生

專訪

生活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