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葵青離島)抗疫先鋒 On Call每個小時

 2022-04-07
(荃灣葵青離島)抗疫先鋒 On Call每個小時

抗疫關鍵時刻,危機處處,社區內仍有不少人願意迎難而上,並抱著「大我」精神,視街坊事如家事,向每家每戶送暖意。葵青區的兩位抗疫先鋒,日以繼夜「On call」做社區守護者。

幾夜都好,唔想Miss咗任何訊息。

年輕社區工作者黃啟進(Matthew)從二月尾開始,每日無間斷規劃派送物資路線,務必盡力完成每日的派送點,盡早將物資送到確診家庭門外。「幾夜都好,我都會繼續同街坊聯絡,唔想Miss咗任何訊息。」

Matthew的所屬區域位於荃灣郊區(青龍頭及深井),每次替居民採購物資,都需要搭車來回荃灣市中心,「郊區呢邊少貨量,我唔介意辛苦少少,出去托多幾轉貨,買定啲嘢可以畀街坊用得著。」


Matthew :「預咗衝鋒陷陣,幫得一戶得一戶。」



衝鋒陷陣前,小心奕奕安排物資。


身為年輕人,不需要顧慮太多。

談及印象深刻的事,Matthew說有一次一位單親醫護媽媽確診,聲沙沙地錄音求助,他當時隨即幫忙購買物資,並協助提取快遞後再送上門。其後,該名單親媽媽傳來訊息:「所有官方途徑都聯絡唔到,好感激呢個時候幫咗我,之後我可以加入一起做義工嗎?」Matthew從未想過一件小事會帶來後續的影響力,故此更感無悔付出。

「身為年輕人,不需要顧慮太多,我不是長者,也不是小朋友,一日未染疫,預咗衝鋒陷陣,幫得一戶得一戶。」Matthew揚言年輕人應有的拼搏精神,就是不要太計較,要「抵得諗」。


Matthew 全副裝備上陣協助檢測工作。


為居民派送物資。


有居民屋企甚至連一粒米都無晒。

服務葵盛區多年的伍志華(華哥),接觸大部份都是基層家庭。他指出葵盛東西區屬老區,六成人口是50歲以上的長者,因此求助情況較急切,個案量亦相對繁重。

提及長者居民,他惋惜說:「其實早兩日,有兩個70多歲義工,因為太遲送到醫院,引發併發症中風離世,收到唔好嘅消息,一度未能夠平復。」

「有居民屋企甚至連一粒米都無晒,睇病難、買嘢難、落街難,莫講話藥物。」第五波疫情的高峰期,華哥有幾日連夜留守辦公室處理求助,主力為居民送上食糧:「一定要清晒啲個案,佢哋唔可以餓死,自己屋企嘅食物都攞埋去。」


華哥:「收到唔好嘅消息,一度未能夠平復。」


向街坊發放溫韾提示。


太太都叫我出去幫咗街坊先。

華哥對今次的疫情感慨萬分,形容是12年社區工作生涯中從未遇過的巨大挑戰,一來需要應付超過400戶確診家庭,二來亦因為團隊相繼確診而出現人手短缺。

說到此,華哥不禁講出最煎熬的時刻,是懷有身孕的太太與助理同期確診,自己需要繼續堅守崗位而無法陪伴左右,「其實,我係應該留喺屋企照顧佢,但太太都叫我出去幫咗街坊先。」他感恩有家人的諒解,讓他放開懷抱繼續盡社會責任,為社區出力。



華哥為基層戶撲物資,獨行送上門。



新界人家

民生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