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退休女校長 帶住孖妹做義工

 2022-06-02
(西貢)退休女校長 帶住孖妹做義工

「點解會有人送嘢畀我哋嘅?」這是來自一個第五波確診家庭,五歲小朋友的提問。「佢哋係畀確診者送物資嘅義工。」西貢將軍澳婦女會主席梁鳳瑜這樣回答。正是有了這樣的問答,梁鳳瑜決定在康復後,帶著一對孖妹小孫女琬桐、琬恩一起,參與抗疫義工工作。

梁鳳瑜本是一所幼兒園的校長,先生則在社區工作多年。一直有幫助先生工作的梁鳳瑜決定提早退休,全職投入到婦女會的義工工作之中。


梁鳳瑜:「自細就感受到點樣幫人,佢哋自己都會開心。」


兩個小朋友主動話「我都要做義工」。

第五波疫情來得突然,梁鳳瑜與兩個孫女亦不幸確診,之後便有了上述的故事。梁鳳瑜表示自己康復後,知道地區都有許多獨居長者、基層人士急需幫助,便開始為其他確診家庭服務。

「見到我著婦女會的衫出門口,兩個小朋友便會問我你去邊呀?我就回答我要出去做義工。兩個小朋友就話『我都要做義工』」。就這樣,兩個小朋友便跟著梁鳳瑜,一起去為西貢鄉郊區的公公婆婆,送上最急需的物資。將物資送到公公婆婆的手上,梁鳳瑜問兩個孫女有何感受,二人答「好開心,可以畀嘢人哋。」梁鳳瑜說,自己的家族一直有從事義工工作的傳統,兩個家族的新一代也加入其中,可以從小感受到幫助人的快樂,「自細就感受到點樣幫人,佢哋自己都會開心。」


梁鳳瑜(左上二)帶著琬桐、琬恩,為長者送上防疫物資。


梁鳳瑜介紹,琬桐、琬恩喜歡畫畫,常「我手畫我口」。


要小朋友有禮貌,係從小開始做起。

疫情逐漸過去,梁鳳瑜的婦女會開始籌劃往日時常舉辦的社區活動。在母親節,婦女會在西貢及將軍澳多地,舉行為母親及長者送花的愛心活動。琬桐、琬恩也加入了送花的隊伍之中,如是者,這婆孫義工隊成為西貢區的社區常客。

從事教育事業的梁鳳瑜說,可能小朋友通常只是在書本上學識要助人為樂,但是缺乏實踐,只有言傳,沒有身教,小朋友吸收起來便顯得空泛。「今次我覺得疫情中的親歷身教好好,(小朋友)知道有人派嘢畀我哋,跟著佢自己又出去派嘢,佢哋自己都感受到長者有幾咁開心。」

梁鳳瑜表示雖然小朋友年紀雖小,「但都要響安全嘅環境之下,畀機會佢做。依家講國民教育,講小朋友要有禮貌,最重要都係實踐,係從小開始做起。」


母親節期間,兩位小朋友外出送鮮花和派物資。


跨代共融走進社區
孩童從身教中受益


隨著疫情緩和,梁鳳瑜計劃通過婦女會,申請更多資源舉辦更多親子活動。讓小朋友與家長一起,通過實踐學習助人為樂、環保的知識及意義。「我哋舉辦過一次播種嘅活動,小朋友都好鍾意,過程之中小朋友互相幫助,都可以互相學到嘢。」

她又說,現時許多家長由於工作繁忙,許多小朋友與父母溝通或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和障礙。多多參與這樣的親子活動,亦有助於家長了解自己的小孩,「我見到家長都好樂於參加咁嘅活動。」



一眾小朋友也跟著家長,加入送愛心行列。



新界人家

西貢

民生

生活

學習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