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元朗)默默修復蠔礁 義工盼還海潔淨

 2022-06-16
(屯門元朗)默默修復蠔礁 義工盼還海潔淨

曾一度十分發達的本港養蠔業,在上世紀80年代起有了大變化。當時,隨著新技術出現,蠔排養殖逐漸取代了舊有的水泥柱的養殖方式,對海洋生態造成了影響,威脅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同時,填海及過度捕撈等因素,導致本港大部分的蠔礁已幾近消失。為了改善生態環境,近年有一班義工默默修復蠔礁。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外展助理經理羅頌翹(Anniqa)與她的團隊,自2018年起開始在香港海灘推動蠔礁修復工作,包括用傳統養殖蠔業的廢棄,培育接近自然的蠔礁,為香港海域的生態一手一腳做出貢獻。


Anniqa:「過程中慢慢讓自己有了使命感。」


大學主修商科的Anniqa畢業後,未有進入商業世界,而加入了TNC,開始認識到生活多年的城市,存在許多她未曾知曉的美麗。「香港雖然很小,但係有好多動物住喺呢度。」有了興趣就有動力,Anniqa邊學邊做,在學習自然生態知識過程中,結合自己商科的學術背景,用社會更加理解的方式傳播訊息,「學習嘅過程,令我更加懂得如何將呢啲知識講畀無了解嘅人。」


Anniqa 在蠔礁修復試點工作。


與餐飲界講過後,
好多行家都加入咗,
仲講畀其他行家知道。


Anniqa開始蠔礁修復的工作後,繼續用從零開始的心態開始做起。「唔做呢個項目,其實都唔知道蠔係海洋生境,過程中我哋也慢慢受到政府、社區越來越多人支持,讓自己有了使命感。」

Anniqa在過程中不僅要與蠔民、社區、政府不斷聯繫,她們還要聯繫餐飲界,希望將以往作為廚餘的生蠔殼可以循環再用,將這些回收到的貝殼重新放進海中,作為蠔苗生長所吸附著的底基。過程中,Anniqa感到自己工作受到他人的認可,「與餐飲界講過後,好多行家都加入咗,仲講畀其他行家知道,也加入我哋嘅項目。見到蠔礁保護嘅資訊放射出去,呢個過程都幾興奮。」

講起蠔礁,Anniqa洋溢著興奮和喜悅,不斷向記者分享她們的保育工作。「海洋嘅發展要可持續、要平衡,無論對於海邊的村民,還是養蠔的蠔民,以及香港的普羅大眾,維護好海洋生態所有人都會得益。」


越來越人參與支持,令Anniqa 更有使命感。


希望在香港做出成功案例,
咁之後大灣區周邊城市都可以做,
令整個海域嘅生態都得以改善。


隨著位於流浮山的試點取得越來越多成果,Anniqa也將蠔礁修復的保育目標擴大到更大範圍。「希望可以在香港做出成功案例,之後珠江三角洲大灣區周邊城市都可以做,令整個海域嘅生態都得以改善。」

她說,她會不斷向香港人傳播有關蠔礁保育的知識,「香港人唔太了解蠔礁,希望疫情過去,可以帶大家到海邊,一起去落手落腳體驗下蠔礁修復嘅工作。」


天然的蠔礁成為內陸的天然屏障。


蠔仔細細隻 貢獻多籮籮

蠔類能夠起淨化海水的作用。與此同時,蠔在生長過程中形成的蠔礁結構,可供小蝦、小蟹、海草等其他海洋生物棲身。

此外,蠔礁還能為海岸綫提供天然屏障,具有與紅樹林相似的防波功能,減低風浪為內陸生景帶來的侵蝕!此外,蠔礁還能為海岸綫提供天然屏障,具有與紅樹林相似的防浪護坡以至防災之功能,可減低風浪為內陸生態帶來的侵蝕。




蠔礁為不少海洋生物提供棲身之所。



殼海無涯,出「礁」應對。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學習

環保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