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科技迅速發展,有不少行業給人認定將會遭淘汰,倘若屬實誠然可惜,惟仍有不少行業必然順利過渡,如社工等慰藉別人心靈的一類就是例子。暖男社工陳錦堂(阿堂)是聽障人士,他希望憑自身經歷鼓勵學生接納缺陷,勇敢實現自我。
如果自己克服不了心魔,那我很難說服身邊的聽障人士。—阿堂
阿堂在幼稚園時發現患有嚴重聽障,在學時因介意別人的目光,未有適時戴助聽器,「好反抗,怕被人見到」,所以左耳已退化,只靠右耳聽力生活。中學時他貪玩又自卑,即使學校有提供功課輔導,自己卻會歸咎天生缺陷而令學業不佳,「會怪責有聽障都是因為屋企人」。
母校老師啟發他修讀社工系
會考失手的他,畢業後在便利店工作,但因出現失誤而辭職。在家人介紹下,他接受滅蟲工作,有時需要捕捉老鼠。工作無需與人溝通,看似少了不便,他心裡卻不踏實,「我不想未來10、20年都這樣」。
於是,阿堂回到母校,「班主任問:『如果你有這個經歷,你會不會想幫助其他同路人?』」,這句說話啟發阿堂幫助同路人,故此下定決心修讀社工系,「如果自己克服不了心魔,那我很難說服身邊的聽障人士」。從毅進開始,初時阿堂更需要一邊上堂,一邊全職工作。其後,家庭經濟好轉,他才能放棄全職工作,專心讀書。在25歲左右重拾書本,幸有朋友鼓勵,才一步步找到合適的讀書方法。
阿堂做著表達「開心」的手語。
任職聾福會負責學生工作坊
阿堂現任職聾福會融合教育資源中心,主要為學生舉辦工作坊。阿堂稱聽障是一種「看不見」的障礙,每次他到學校舉辦講座時,學生未必留意到他的耳朵。他會在講座臨結束時,才展示助聽器,再分享自身經歷。
他曾接觸一名正掙扎選科的中學生,因該學生對醫護行業感興趣,卻因擔心患有聽障而猶豫。當時,阿堂逐步解答疑問,「我會問:『如果你不願意去嘗試,只因想像中的限制(而卻步),你會不會覺得很可惜』」。現在科技日新月異,亦為聽障人士帶來不少便利,而阿堂亦指出以聽障人士為主題的戲劇,改變了人們對聽障人士的看法。
因應情況選擇不同助聽器, 其手上的為「入耳式」。
//老師的支援比任何科技都重要。//
聽障學生融入學校並非易事,阿堂觀察到首先學生要具備適應能力,隨之為學校配套,例如字幕有助更快理解內容。再者,同輩理解也很重要,例如一般同學或會誤解聽障學生,誤認他們在任何時候都能理解嘴形。他曾在講座時,有女學生流淚,他以為她受到歧視,後來發現她只是感同身受,「當時她與我分享:『很難得有這樣的分享,讓大家了解情況』」。
雖然整體社會對聽障人士接受度高,但阿堂坦承持續包容不容易,期望社會能理解和接納,尤其是校園氣氛,「老師的支援比任何科技都重要」,讓聽障學生感受到關懷。
不時到學校分享個人經歷。
喜歡卡通人物帶來的歡樂氛圍。
【溝通貴乎坦誠 用語最好夠型】
阿堂做了3年社工,他體悟到作為社工最重要是坦誠,「用最現實層面講最真實的事」,先要打開話題,才能讓對方相信自己。日常他會看《鬼滅之刃》和上連登,又會多用潮語,透過遊戲和線上平台與年輕人溝通。「不要低估每一次對話,對方當下未必明白,之後才會明白,但永遠不知道何時會發生」。
愛用相機記錄低走過的每一處好風景。
西貢
民生
專訪
生活
學習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