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將軍澳的優才(楊殷有娣)書院,讓學生們透過實踐學習與社區建立緊密聯繫。副校長葉家源老師表示,一系列活動的關鍵是讓學生擔任「策劃者」,從而加深認知,提升公民教育意識。
我們希望同學發揮創意,為社區帶來快樂,也學會珍惜和分享。 —葉老師
年度攤位遊戲日 社區學童自有得
每年農曆新年前,該校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Game Booth Day(攤位遊戲日),讓學生發揮創意,設計各種攤位遊戲,如迷宮、解難挑戰等,邀請區內的幼稚園及小學生參與,並送出免費禮物。葉老師提到:「了解到弱勢貧窮的家庭未必能夠負擔付費的室內遊戲,我們希望同學發揮創意,為社區帶來快樂,也學會珍惜和分享。」
回顧活動當天,區內小學生總帶著小袋子到校滿載而歸,甚至體驗推超級市場車仔購物,透過遊戲探索學校的各個角落。「無論是背景音樂、佈置還是遊戲路線,均由學生一手策劃,提升他們的組織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
同學仔自家設計攤位遊戲,與區內孩子分享樂趣。
校本課程做社區義工 訪長者中心兒童病房
「我們希望學生不只是學習知識,也能夠回饋社區,為社區帶來歡樂。」葉老師強調。該校的中一學生每星期參加一節校本MENTORSHIP(導師)課程,內容圍繞義工服務與社區參與。他們在課堂中設計攤位遊戲,並親身到鄰近的幼兒園與長者中心服務,例如帶領長者參與趣味活動,或教導幼兒簡單的手工藝。「甚至會到鄰近的將軍澳醫院的兒童病房,和小朋友玩遊戲。」
探究生物科技,也親身清潔沙灘,做個愛心公民!
//讓環保理念不僅停留在課堂,更能實際影響社區。//
該校為一條龍直資男女校,提供中小學12年教育,其一教學特色是設立不同的才華班,鼓勵學生發展興趣,其中包括以「微塑膠」作為研究主題的生物科技研究班,定期組織學生前往西貢沙灘清潔,「讓環保理念不僅停留在課堂,更能實際影響社區。」同時,他們也會在校內及社區展示科研成果,向居民宣傳海洋保育的重要性。
此外,才華班亦涵蓋雙節棍、手鐘、作曲、劇本創作、道具設計、燈光及服飾等範疇。每年學期末,學生會參與優才原創音樂劇演出,展現一整年的學習成果,「我們更邀請區內家長及學生一同欣賞,透過藝術將快樂與感動帶給社區。」
【接待世界各地交流生 觀賞瀑布遊跨灣大橋】
學校每年安排學生參與區內的社區探索活動,例如在善明邨舉辦的「社區嘉年華」,由學生設計攤位遊戲與展覽,向居民介紹中國傳統文化和城市特色。「他們不僅是參加者,更是活動的策劃者,展現青年人的創意與責任感。」
師生感情要好。
此外,葉老師提及學校每年接待來自中國內地、台灣、韓國、日本甚至英國的交流學生,安排他們與本校學生一同參觀社區,「我們的學生擔任導遊,帶領遊覽多個特色景點,如西貢碼頭、小夏威夷瀑布、單車館、將軍澳跨灣大橋等,甚至帶他們到茶樓歎點心。」
一眾學子到上海參加考察活動。
西貢
文化
專訪
生活
學習
社區人家